字號:

臺灣嘉賓參觀濰坊風箏博物館 全面感受風箏魅力

時間:2010-04-22 09:53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4月21日濰坊消息   今日,來自新竹的臺灣嘉賓一行參觀了濰坊市風箏博物館,全面了解了有關風箏的知識,感受到風箏的無窮魅力。

  濰坊風箏博物館位於濰坊市奎文區,1989年4月建成。是目前世界上建築面積最大的風箏專業博物館。它佔地1.3公頃,建築面積8100平方米,建築造型選取了濰坊龍頭蜈蚣風箏的特點,屋脊是一條完整的組合陶瓷巨龍,屋頂用孔雀藍琉璃瓦鋪成,墻壁鋪白色馬塞克。整個建築設計風格獨特似蛟龍遨遊長空,伏而又起。

  該館設有綜合館、中國館、濰坊館、友誼館等12個展館,在約2000平方米的展室內,收藏了古今中外的風箏珍品以及有關風箏的文物資料2000余件,介紹了風箏的歷史、分類、創新及濰坊國際風箏會、風箏界友好往來、濰坊市概況。

  展覽以1000余只筒式、板式、硬翅、軟翅、串式五大類風箏精品以及300余件翔實的風箏文物資料為主,較全面、客觀地體現了濰坊風箏所獨有的題材廣泛、造型優美、繪畫精細、色彩艷麗的風格;介紹了構思大方、造型誇張、色彩對比鮮明、注重飛翔性能、研究價值較高的外國風箏;重現了歷屆濰坊國際風箏會的盛況。1988年各國風箏組織推舉濰坊為“世界風箏都”,1989年“國際風箏聯合會”成立。風箏博物館每年接待國內外觀眾3萬餘人次,已成為濰坊市對外開放的一個重要窗口。

  新竹磐石中學的老師告訴記者,放飛風箏一直以來都是很受學生歡迎的運動,各類學校都開設了該門選修課。臺灣的魚骨頭風箏尤其有名,曾多次代表臺灣參加風箏大賽。

  臺灣嘉賓一行原定今日上午要赴浮煙山國際放飛場和其他兩岸風箏愛好者一起展示他們的作品,但因為天氣原因該活動被取消,他們雖有小小遺憾,但看過了這麼多種類豐富的風箏後卻讓他們感覺收穫更多。(台灣網記者 楊永青)

編輯:徐維彬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