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對臺工作助力經濟快發展

時間:2010-02-26 15:27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濰坊2月26日電  據濰坊新聞網報道  去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臺辦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創新載體、提升層次、定向突破,各項對臺工作亮點紛呈,成效顯著,促進了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第十五屆魯臺經貿洽談會取得圓滿成功。2009年9月1日至3日,第十五屆魯臺經貿洽談會在我市成功舉行。本屆魯臺會緊扣經濟發展新趨勢,以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等産業對臺合作為重點,突出經貿洽談,兼顧人文交流,創新舉辦了兩岸光電子産業合作懇談會、兩岸新能源産業對接懇談會、魯臺現代服務業合作洽談會等一系列特色活動,受到了海內外客商的廣泛關注。參會客商1500多人,其中臺商700多人。簽署重點招商項目合同40個,合同利用市外資金316.1億元,其中有15個項目在當年實現開工建設。

  海峽兩岸製造業博覽會在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方面邁出重要步伐。2009年9月1日至3日,第五屆海峽兩岸製造業博覽會在濰坊富華國際展覽中心舉行。本屆制博會聘請專業展覽公司推進招展市場化,分類組設展位突出專業化,增設洽談席推行投資貿易對接一體化,實施立體宣傳推進會議影響國際化,辦出了特色,辦出了水準,辦出了效益。共設展位1279個,展品來源涵蓋美國、德國、日本、臺灣等國家和地區以及大陸多數省份;以德國埃貝爾、美國雷洛、臺灣裕隆、日本天田和瀋陽機床等為代表的300多家海內外知名企業參展,展品層次向高端業態、高科技含量方向發展;吸引專業觀眾4萬人次到會參觀,實現現場貿易成交額7000萬元,簽訂貿易合同、意向金額2.2億元。

  赴臺交流向高端化、社會化、專業化方向發展。2009年,市領導率團赴臺交流,掀開了濰坊高層赴臺交流新的一頁,在臺灣各界産生了良好反響。在此推動和影響下,全市實現赴臺交流56批363人次,同比分別增長100%和147%,交往交流規模進一步擴大。

  全國“十城萬盞”照明應用工程暨兩岸産業搭橋———LED太陽光伏計劃在濰坊啟動。2009年8月31日,全國“十城萬盞”半導體照明應用工程試點工作啟動儀式暨兩岸産業搭橋———LED太陽光伏計劃在濰坊舉行,國家及省市領導出席啟動儀式,標誌著全國21個半導體照明應用工程試點城市工作同時啟動。

  “齊魯臺灣城”———魯臺經貿中心奠基。2009年9月1日,“齊魯臺灣城”———魯臺經貿中心項目在濰坊舉行奠基儀式。作為大陸首家以臺灣元素為主題設計的綜合性園區,“齊魯臺灣城”———魯臺經貿中心項目被列為2010年濰坊市重點建設工程,建成後將成為大陸對臺經貿文化交流的標誌性建築群。

  “魯臺教育交流中心”掛牌運營。2009年4月,由臺灣教育團體與我市合作的“魯臺教育交流中心”在濰坊正式掛牌運營,為全省教育界的對臺交流搭建了重要平臺,將在推進全省對臺教育交流、為濰坊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

  對臺職業教育交流取得豐碩成果。2009年,我市有4個教育團組、48人次赴臺交流;臺灣方面30多名院校長及教育專家來濰考察,交流人次和層次創歷年之最,領先全省各市。
 

  省級臺灣花木園掛牌成立。2009年4月,山東省(青州)臺灣花木園在青州花卉高科技園內正式設立。作為全省首家臺灣花木園區,山東省(青州)臺灣花木園計劃用4年左右的時間,打造集花卉研發、培育、生産、銷售為一體的魯臺花木産業交流、合作基地。

  三位臺商榮膺“濰坊市榮譽市民”。2009年,在以一次性投資額為主要評選標準的“濰坊市榮譽市民”評選活動中,有三位臺商入選,彰顯出我市對臺招商引資的強勢效應。

  多項交流活動被國臺辦列為常態支援的重點交流項目。2009年,我市以地域特色文化為載體,積極邀請臺灣相關業界來濰交流,海峽兩岸風箏文化交流、青少年武術文化交流、海峽兩岸農業融合升級合作懇談會、魯臺職業教育院校長研討會等特色活動被國臺辦列為常態支援的重點交流項目。(劉洪濤 韓立新)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