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網路媒體參訪湄潭浙江大學西遷辦學舊址(組圖)

時間:2010-04-12 09:13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4月12日遵義消息 10日午,中國網路媒體貴州行“紅色之旅”一行來到湄潭浙江大學西遷辦學舊址,參觀了解浙大在湄潭辦學的歷史。 (台灣網記者 李丹)

 

 

浙江大學西遷辦學舊址(台灣網 李丹 攝)

 

 

浙江大學西遷歷史陳列館(台灣網 李丹 攝)

 

 

竺可楨校長(台灣網 李丹 攝)

 

 

歷史資料(台灣網 李丹 攝)

 

 

資料:曾在浙大任教的中科院院士(台灣網 李丹 攝)

 

 

歷史資料(台灣網 李丹 攝)

 

 

歷史資料(台灣網 李丹 攝)

 

 

陳列館中竺可楨、蘇步青、程開甲等的書籍(台灣網 李丹 攝)

 

 

聯手締造美好的明天(台灣網 李丹 攝)

 

  背景資料:

 

  浙大西遷陳列館位於縣城中部,原為湄潭文廟,是貴州保存完好的四大文廟之一。湄潭文廟始建於明萬曆四十八年(西元1620年)。明天啟二處及清咸豐九年,文廟曾二次毀於戰亂,又兩度重修。光緒四年,城鄉民眾募銀上漆飾金,方使其“畫棟雕梁,流光溢彩,美侖美奐”。湄潭文廟及左側文昌宮、東書院,堪稱舊時湄城高尚文化的象徵。

 

  1940初——1946年9月,浙江大學因抗戰,西遷到遵義、湄潭、永興辦學。1944年10月,“中國科學社”年會在此舉行,著名英國學者李約瑟先生到會致辭,宣讀論文30多篇;1942年至1945年,中國物理學會貴州區年會先後四次在此召開,宣讀論文50多篇。

 

  浙江大學是我國一所科研齊全、基礎堅實、實力雄厚、特色鮮明、居於國內一流水準,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的研究型、綜合型大學。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李約瑟曾把在湄潭的浙江大學譽為“東方康橋”。

 

  1990年7月,縣政府與浙江大學合作,建成“浙江大學西遷歷史陳列館”,使湄潭文廟得以保護和有效利用。2005年6月,縣政府再度與浙江大學合作,對陳列館進行重新布展。開館至今,已接待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參觀者達50多萬人次,成為對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理想場所。

 

  因紅軍長征與浙大西遷在遵義、湄潭交匯,所以,浙大西遷又被譽為“文軍西征”。留下了蘇步青、盧鶴紱、王淦昌、談家禎、陳建功、貝時璋、李政道等51位蜚聲海內外兩院院士、學界泰斗的足跡,使湄潭一度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矚目的科學聖地而名滿華夏。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