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鳳崗印象:民間文化和茶文化結合的西部茶海(組圖)

時間:2010-04-10 22:19   來源:台灣網

 

祭茶大典(台灣網 李丹 攝)

 

  台灣網4月9日遵義消息 茶海之心,碧波萬頃。中國網路媒體貴州行“紅色之旅”一行今日下午來到鳳岡縣永安鎮田壩村“茶海之心”旅遊區,觀看“祭茶大典”,親自體驗採茶,觀看民間表演,感受特色茶莊,領略鳳岡生態地域文化。

  下午15時,一場民間原生態“祭茶大典”在鳳崗田壩村隆重舉行。 “祭茶大典”是為紀念茶聖陸羽,于每年清明節前後的祭拜儀式。

  湄潭茶葉種植歷史悠久,茶聖陸羽在《茶經》中説:“黔中生思州、播州、費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極佳”。清《貴州通志》載:“黔省所屬皆産茶……湄潭眉尖茶皆為貢品”。抗戰期間,國立浙江大學遷入湄潭辦學,農林部中央農業實驗所和中國茶葉公司在湄潭籌建實驗茶場,提供茶樹栽培、育種、制茶、防病等研究,對後來的湄潭茶業影響極大。

  隨後,仙人嶺茶莊的高臺舞獅表演和篝火晚會的茶藝表演為此次茶海之行注入了濃郁的民間文化氣息。據了解,傳承和利用民間原生態推推燈、絲弦燈、長嗩吶為主的茶莊歌舞表演和土家族油茶體驗活動深受遊客喜愛。

  茶葉,再好的品牌,如果沒有文化支撐,也是沒有生命力的。一直以來,鳳崗就注重茶文化開發利用。近年來,湄潭縣相繼組織開展了茶文化旅遊節,以活動的形式將黔北茶文化加以宣傳,並收到明顯的效果。旅遊産業不僅帶動相關餐飲、娛樂、物流等方面的消費,還有利於茶産業的發展,形成了“以茶促旅、以旅促茶”的良好氛圍。

  鳳岡縣在申報評定全國文化先進縣過程中,提出“文旅結合”的發展思路,深入蒐集、挖掘民間民俗文化和茶文化,積極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鳳崗鋅硒茶藝表演藝術團已成為鳳崗茶旅産業的民片。

  據介紹,鳳岡縣田壩村面積3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5800余畝,是遵義市人口、面積最大的村之一。現在,茶葉産業已經成為推動田壩群眾致富、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支柱産業,全村共有茶園18030畝,成為全省茶園面積最大的村之一。田壩獲得的榮譽眾多,她是“全省新農村建設百村示範點”、“全國造林綠化千佳村”、“全國綠色小康村”、“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國家AAA級景區”等。(台灣網 李丹 攝)

 

祭茶大典上手持花籃的採茶仙子(台灣網 李丹 攝)

 

 

記者親自體驗採茶(台灣網 李丹 攝)

 

 

仙人嶺茶莊的民間表演(台灣網 李丹 攝)

 

 

仙人嶺茶莊的高臺舞獅表演(台灣網 李丹 攝)

 

 

篝火晚會上的民間表演:打糍粑(台灣網 李丹 攝)

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