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回望
 
根在中原 客家文化在交流中繼承和創新

  時間:2006-06-24 10:57    來源:     
 
 

  台灣網6月24日深圳消息 20日上午,來自兩岸三地的180多位客家文化專家、學者及客家文化愛好者,參加了在深圳召開的“深圳高雄客家文化交流研討會”,共同探討了客家文化的歷史根源、發展進程及今後的開拓創新。

深圳高雄客家文化社團交換禮物

簽定友好合作協議

  深圳高雄簽定友好合作協議 兩地結為姐妹社團

  研討會開幕儀式上,高雄、深圳兩地的客屬協會相互贈送了牌匾、客家文化影像資料等禮物;深圳客家文化交流協會與世界客屬文化總會高雄分會簽定友好合作協議,達成了文化、經濟等方面長期合作的意向;兩地客家文化社團結成了姐妹社團。

  客屬文化總會高雄分會理事長李寬治先生現場播放了臺灣客家人風俗、文化的DVD,向大家展示了高雄市至今保留的客家人廟會、飲食、山歌等客家風情。深圳市文聯副主席楊宏海介紹了深圳客家文化研究和交流的成果,並邀請高雄朋友參加今年12月舉辦的深圳客家文化節。

深圳市文聯副主席楊宏海主持研討會

研討會現場掌聲四起

  兩岸三地客家人交流客家文化發展、創新的課題

  來自高雄的邱展興關於“中華文化基因”的提法得到在場專家、學者的一直肯定。他説高雄客家人至今仍記得“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的教誨,臺灣與大陸的客家方言、服飾、風俗、甚至是思維理念都是完全相同的,是真正的“一家人”。

  來自香港的林光如先生則説起了自己的“回歸體驗”。他説九七的時候自己有過徬徨,但香港回歸後的發展和進步讓所有的香港人都很滿意,他希望三地客家人能一起進步、共同發展。

  梅州客家文化專家曾百友向大家介紹了梅州客家文化的三大成果:“一書兩歌”,“一書”是《客家文化研究叢書》,“兩歌”是客家山歌和大譜漢樂同時入選了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

  在研討過程中,來自高雄、廣州、深圳、香港、梅州的10多位專家、學者爭先發言。以至於會議主持人不得不不斷提醒大家每個人的發言不得超過8分鐘。(于曉亮)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