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追蹤
 
兩岸交流推手饒穎奇:不能偏離都是中國人原則

  時間:2006-11-16 12:39    來源:     
 
 

本網記者專訪饒穎奇先生

  台灣網11月16日北京消息  在第一屆“海峽兩岸客家高峰論壇”上,記者見到了臺灣代表團團長——中國國民黨中評委主席團主席、“中華海峽兩岸客家文經交流協會”理事長饒穎奇先生。雖然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但四天的緊密行程中不見他絲毫倦怠,每個活動都親臨現場。其身體力行正如他的老同事劉盛良先生所言:“饒先生是我們的老前輩,他親自打招呼要我們務必來參加這次論壇,是兩岸交流的‘推手’。”

  談到這次“論壇”,饒穎奇先生表示,從臺灣來的100人,都是各自領域的精英。把他們凝聚起來,就是希望發揚客家精神,讓更多客家企業家了解並投資大陸,接下來還會繼續到各地去舉辦。今後還打算成立各種委員會,具體負責各個領域的交流合作工作,希望為客家文化研討、培育兩岸學術交流人才尋求更大的平臺。

  1934年出生在臺灣苗栗的饒穎奇,是貧苦人家的後代。饒穎奇先生祖籍福建,是生在臺灣的第九代客家人。他秉承了客家人身先士卒、愛鄉愛國的精神,稱得上是臺灣客家人中德高望重的老前輩。他告訴記者,2002年第一次來大陸,當時曾受到前副總理錢琪琛親切接見。他回憶道,原本談話時間是半個小時,結果聊了一個多小時,秘書催促了兩次,説聯合國的秘書長等待接見,錢副總理卻説“讓那邊先等等”。“當時我就深受觸動,中央政府是重視臺灣的。”之後饒老先生就多次來往于兩岸之間,希望在有生之年將兩岸關係向前推進,進一份中華子孫的綿力。

  饒先生驕傲地説,“21世紀是我們中國人的世界。臺灣雖然有人搞‘臺獨’,但那是很小的一部分,我們是中國人的原則不能偏離。兩岸的歷史問題不是我們的罪過,我們要把不好的因素消除掉,把兩岸結合起來。只要大家需要我,我就會義無反顧地站出來,發揮出自己的餘熱”

  談到自己的小家,饒穎奇老先生十分開懷:“我夫人很支援我的工作,這些年一直陪伴在我身邊,三個女兒個個出息、個個貼心!我的二女兒生了三胞胎,兩個男孩、一個女孩,我很滿意。大女兒博士畢業本來打算教書,我一定要她出來為社會服務,接棒我,現在也做得不錯了。”他相信:“人還是要做好事,要行善,相信這是我的善報”。

  饒先生的大女兒饒慶鈴女士現任臺東縣副議長,當年以高票當選臺東縣議員,成為臺東首位“博士議員”。此次,也陪同父母一同來參加論壇。談到父親,她敬佩地説:“父親一直是我很敬重的前輩,我今天所做的一切也是受父親的影響。”(于曉亮 李小輝)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