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兔子燈受青睞的啟示

時間:2011-02-17 10:41   來源:東方網

  今天是元宵節,加上今年又逢兔年,兔子燈無疑是當仁不讓的“主角”。但與往年相比,塑膠的兔子燈反而不如手工兔子燈受青睞,其中所反映的問題,無疑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對於80年代中期之前出生的人來説,對於紙糊的手工兔子燈肯定不會陌生,家中的老人們總會在元宵節前夕用竹子劈成簚絲之後,並用紙糊起來,裏面再放一隻蠟燭。但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越來越快,傳統的手工兔子燈,逐漸被塑膠的機制兔子燈所代替,裏面的蠟燭也變成了可以遙控的小燈泡。然而,在今天,手工兔子燈再度受到青睞,無疑折射出傳統民俗的強大生命力,以及人們對“慢生活”的新追求。

  有人曾説,以往生活中的民俗在現代快節奏生活方式的衝擊之下,日漸式微甚至有不少已經無可挽回。但從手工兔子燈這個是事情中,我們無疑看到,越是生活節奏快,人們越是懷念傳統民俗,這關鍵還是在於傳統民間習俗經過幾千年的演變,實踐證明它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之根,更是一種生活的記憶。

  在過去經濟不太發達的時代,傳統民俗大大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但是隨著物質生活日益豐富,許多傳統民俗文化開始逐漸被衝擊,甚至被遺忘。回顧民俗文化的傳承與遺失,讓民俗文化的藝術之花璀璨盛開,是一件具有戰略意義的大事。其實,民俗文化並不只是僅僅手工做兔子燈,僅僅限制在一些特殊技能和手藝上,它更是活生生地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當西方文化不斷衝擊著我們日常生活的時候,傳統民俗無疑可以讓我們對於西方文化更加具有辨別力,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