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國際時評:走向“全球化”的春節

時間:2011-02-17 09:58   來源:甘肅日報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但如今它正走向“全球化”,成為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人民熟悉的中國節日。

  當農曆兔年春節濃濃的年味仍縈繞在華夏大地上空之時,由中國政府組織的2011年第二屆海外“歡樂春節”活動也仍在亞、歐、非、美、大洋洲的60多個國家和地區熱熱鬧鬧地進行。這不僅給世界帶去了喜慶吉祥的氣氛,也向世界表達了中國人民願與各國人民分享農曆新年歡樂的美好心願,傳遞了和諧、理解和共進的人文理念。

  春節成為世界很多國家的新時尚。新世紀以來,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關注中國的春節。於是,外國領導人給華人拜年漸成慣例,不少國家地標建築為中國年來臨而披上紅裝,高級官員到唐人街參加春節歡慶活動已成時尚,各國媒體大篇幅報道中國的春節活動……

  春節給世界各國人民帶來歡樂。人們看到,廟會、巡遊、歌舞晚會、舞龍舞獅、喧天鑼鼓、手工藝表演、專題展覽、電影展演等各種中國人過大年的傳統活動和習俗,在世界上很多國家裏一樣都不落。今年,“歡樂春節”活動更是與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民眾共用春節的歡樂,來自中國本土的各種“正宗”文化表演令人眼花繚亂,引起各國觀眾熱烈反響。

  春節推動了不同文化間的溝通與交流,讓更多人感知中國文化的魅力。春節所蘊涵的人文觀念,如“家庭”、“團圓”、“喜慶”等,不僅是中國人所堅守的文化價值,也被世界上絕大多數民族所推崇;親近自然、愛護動物乃人之本性,而“十二生肖”的可愛動物形象更是拉近了東西方人們的心靈。最近,參加倫敦市特拉法加廣場春節慶祝活動的倫敦副市長理查德巴恩斯就風趣地説:“今年是兔年,兔子代表同情、智力、家庭和睦的價值觀。恭喜發財!”

  春節給許多國家帶來商機。在不少西方國家,隨著過中國春節成為時尚,“春節行情”已成為“聖誕大爆發”之後的又一波小規模消費潮。春節期間,中餐館、華人商店客人比平時更多了。經歷了金融危機的許多國家,“春節行情”也讓當地人感受到中國經濟強勁復蘇帶來的活力。

  春節同時也是一扇窗戶,讓世人認識到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為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所作出的卓越貢獻。多年來,生活在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積極回饋當地社會,促進當地經濟發展,逐漸贏得了世界各國政府和民眾的認同。正如今年英國首相卡梅倫在春節祝詞中所説,華人對英國社會“作出了巨大貢獻”,樹立了勤勞價值觀的不朽典範。

  21世紀,全球化浪潮浩浩蕩蕩,文化的多元化乃大勢所趨。從關起門來自己過春節到把歡樂帶出國門,春節走向“全球化”彰顯中華民族越來越自信,越來越開放。隨著中國經濟進一步發展和國際地位不斷提升,春節“全球化”的腳步必將走得更快、更遠,也必將為世界上更多的人帶去歡樂。

  (新華社北京2月16日電)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