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兔年,訪兔爺

時間:2011-01-21 10:19   來源:人民日報

老舍茶館擺放的“新式”兔爺本報記者 楊易鋒攝

胡鵬飛正在製作兔爺 楊易鋒攝

  又近年根,春節的氣氛仿佛一夜之間就在我們周圍瀰漫開來。而在這濃濃的年味裏,最濃的一味元素就是“兔”。因為即將到來的農曆新年是兔年,所以關於兔的相關産品擺滿了大街小巷,其中帶有濃郁“中國風”色彩的兔爺最受群眾歡迎。

  兔爺沒有兩隻是相同的

  “來了,您哪。”頭戴瓜皮帽身穿大褂跑堂的邊高聲叫座邊掀起棉簾,一踏入位於北京前門西大街的老舍茶館的大門,與以往不同的是眼前竟然出現了一尊巨大的兔爺宮燈。“好威武啊,我以為可愛的兔爺都是小玩具呢,沒想到還可以做成這麼大的。”小鄒是一家都市報的記者,他是看了中新社《老舍茶館展出巨型兔爺宮燈》的報道趕來拍照的。

  像小鄒一樣的記者有很多,此時都在圍著兔爺拍照。這尊兩人高的兔爺在“長槍短炮”的包圍中像明星一樣鎮定地“微笑”著。“這是北京著名宮燈藝人王燕敏的作品。王燕敏人稱‘花燈王’,他製作的宮燈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細節傳神。

  老舍茶館的二樓正在舉辦“兔爺文化展”,這裡簡直就是兔爺的“海洋”:大大小小的兔爺到處都是,展櫃裏、墻壁上、櫃檯上、展板上、拐角處、屋頂上……由於布展者的精心佈置,遊客絲毫不會覺得唐突,這些可愛的兔爺元素就這樣不經意地灑落在老舍茶館的每一個角落,讓一股喜氣洋洋的感覺瀰漫在遊客心頭。

  這裡的兔爺有個特點,就是形態各異,千姿百態,絕對沒有兩隻是相同的。據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常務理事王連海介紹,兔爺是老北京一種獨特的泥玩具,基本形式是兔首人身的彩繪泥塑,原為中秋節期間的節令風物,産生於明代晚期,傳承至今,基本只限于北京地區,其他地方少有。如今,隨著傳統文化的復興,兔爺在形態、色彩、時令、地域等方面都開始了令人欣喜的發展和變化。

  新式兔爺的最大特點就是微笑

  在北京南三環附近的吉兔坊工作室裏,“80後”的兔爺製作名家胡鵬飛正在一絲不茍地為一隻大號兔爺“開臉兒”,在老舍茶館參展的兔爺大部分都是出自他的手。胡鵬飛的泥塑手藝是祖傳的,泥虎是他的拿手絕活。2000年胡鵬飛開始接觸兔爺,當他的手輕輕觸摸到兔爺可愛的耳朵的時候,他便深深愛上了這種可愛的泥偶。由於年輕,創新的思維時時在他心頭涌動,所以傳統的兔爺形象到了他手裏開始起了奇妙的變化。

  在胡鵬飛的工作室裏,記者看到了各種各樣的新式兔爺。這些兔爺的最大特點就是微笑,傳統兔爺的三拌嘴呈三角形向下,顯得嚴肅威武,有的甚至比較猙獰;胡鵬飛的筆畫到三瓣嘴的末梢的時候向上一挑,便挑出了一個笑容可掬、親切喜慶的新版兔爺!用王連海的話説,這樣的兔爺正好象徵著團圓和氣、幸福美滿,也正符合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

  身處大大小小的兔爺的微笑之中,一股濃郁得化不開的年味在記者心頭久久瀰漫。除了微笑之外,胡鵬飛還在臉型、服飾、色彩、兔爺的坐騎等方面進行了大膽而合理的創新,於是就出現了記者看到的像胖阿福一樣的兔爺、騎著寶葫蘆的兔爺、站在荷花上的兔爺以及穿著結婚禮服的兔爺兔奶……

  胡鵬飛在創新的同時,並沒有丟掉傳統,他經常向前輩大師學習討教,從他們那裏汲取營養。據他介紹,在清朝時期,京城的兔爺漸漸從中秋節家中的擺設演化成四時兒童的泥玩具,而其辟邪去災、吉祥祈福的內涵也伴著它走進了千家萬戶。可在當時,兔爺藝人的地位僅高於乞丐,藝人們將在家裏做好的兔爺用擔子擔到街上去與人交換很少的糧食,用以養家。所以當時的兔爺製品非常粗糙。如今不同了,形態各異、精緻無比的兔爺不僅走出了街頭走向了商場以及各種文化場所,而且走出了北京走向了全國廣闊的市場甚至漂洋過海行銷海外。

  老外欣賞兔文化

  兔爺,已經變成了一种老北京特有的文化,在外國人的眼裏煥發著異彩。筆者在老舍茶館裏看到兩位金髮碧眼的外國人在兔爺文化展板前徘徊良久。他們來自德國,看得懂中文,這是他們第五次來老舍茶館看演出,他們特別喜歡老北京傳統民俗文化,“尤其是雜技和古彩戲法”,坐在老舍茶館的木製倣古椅子上,喝著蓋碗茶,看著臺上京腔京韻,那真是獨特的“中國式享受”。

  這次來老舍茶館,他們又對兔爺這個可愛的“小泥人”産生了興趣,並且開始“研究”中國的兔文化。在記者與德國遊客交談之時,老舍茶館的相聲專場結束了,更多的外國客人走出表演大廳,走向兔爺展覽,也“走近”了中國的兔年。

  時近年關,更多的兔爺代表著兔年走上了廟會的“舞臺”。早在2007年的時候,胡鵬飛就曾為北京民俗學會所在的東嶽廟製作了數百個兔爺,壘起了一座“兔爺山”,其中不乏新版兔爺。當時還引起了媒體的重視,從而喚起了許多都市年輕人對兔爺的重新認識。據胡鵬飛介紹,今年他將帶著他的新版兔爺再次進入東嶽廟會,為東嶽廟兔年的兔爺展添磚加瓦。日前,筆者在東嶽廟看到工作人員在一個巨大的鐵架前忙碌,據説這是在為兔爺山做準備。再過十幾天,千姿百態的兔爺就要在古老的廟門前展示他們新時代的風采了。

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