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兔文化

時間:2011-01-21 10:19   來源:國際線上

 

  “虎去神州添活力,兔奔華夏送春來”,“兔年”來到了,紅彤彤的對聯,歡響的鞭炮,大紅的燈籠,處處洋溢著新年的喜悅。

  在中國,兔子一直被認為是瑞獸。古書《瑞應圖》記載:“赤兔大瑞,白兔中瑞。”那時,各地發現白兔之後,多要載歌載舞獻給朝廷,顯示君主賢明、海內大治。據記載,漢代建平元年、元和三年以及永康元年,3次向朝廷晉獻白兔。古代的野生兔子毛色多為灰褐色,白兔極為稀少,是一種變異現象,因此被古人認為是“中瑞”,獻給皇上。我們今天讓你看到的白兔,它是由地中海穴兔人工馴化而來。事實上,在中國境內的野兔中也有白兔,如雪兔,生活在長白山區,全身縞素,耳尖烏黑,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雖然古人盼望赤兔降臨,以昭大瑞,然而還是沒有見到,這種美好的願望只好寄託在呂布的那匹坐騎上。但赤兔確乎存在,屬兔科紅兔屬,生活在東非的灌木叢林中,毛色紅褐。在古代,倘若用船運一隻送達東土,必使朝野驚喜。   

  在漢代以前,古人認為兔子無有雄者,那麼它們怎樣繁育後代呢?晉代張華在《博物志》中説,兔“望月而孕,口中吐子”。雌兔只須對月亮飛一飛眼就“有了”,雖高科技所不能及。而“吐子”,則是兔子的由來。這種看法到了漢代被糾正,《木蘭辭》有句“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分得很清楚。在《説文解字》中,“兔”同“逸”,即飛奔。古人早就認為兔的最大特點在於奔跑。現代科學發現,兔的奔跑時速可達70多公里,比馬跑得還快。兔在安靜時心率為205下,它的鼻後部裂口很大,便於大量吸入氧氣。這些特徵恰如《孫子兵法》所言“動如脫兔”。《淮南子》中也説“兔子走火如馬則追風逮日”。由於兔是食草類動物,因此被賦予躲避危險的才能,這也是進化的恩典。  

  兔兒爺,是中國民間藝術的産物,造型生動詼諧。兔兒爺披掛大將軍行頭,威風凜凜地騎在老虎身上,深受兒童喜愛。兔子在外形上最顯著的特徵是耳長,呈管狀長在頭側,可搖動,便於偵聽四方的聲訊。塔裏木兔的耳朵可前折至胸,長達身體的1/3。兔中也有短耳的,如鼠兔,耳短圓。兔眼長在頭部兩側,屬於全視野,但由於眼睛離得遠,不能立體成像,無法判斷物體移動的遠近。此外,兔和大多數哺乳類動物,如狗、馬、鹿一樣,沒有彩色視力。這也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情。在哺乳動物中,只有靈長類能夠識別色彩。其他的動物,則只能見到黑白世界了。

  在民間的傳説中,屬兔的人以及兔年的人們可以步步登高。兔前肢短,後肢長而有力。它的前後肢比例為5:9,因此宜於上攀而拙于下降。步入兔年,天下眾生幸借此兆,飛速發展,步步登高。

  “兔”在中國是一個美好的字眼。它既是人的生肖之一,也與人類的生命、人們的美好的希望密切相連。由“兔”字派生出的漢字並不多,但都很有特點。 例如,“逸”是一個會意字。兔子跑得快稱為“逸”。《説文解字》等書都認為“逸”字表示兔子“善逃”。這表明,兔子當之無愧的長跑冠軍。於是又有“奔逸”、“逃逸”、“逸失”、“遊逸”、“隱逸”、“安逸”、“逸聞”、“超逸”等語匯。《説文解字》解釋説:“冤,屈也。”意為兔子在網羅柵欄之下,不能逃脫,只有屈從,不能舒展。引申為冤屈。於是有“冤枉”、“不白之冤”、“鳴冤”、“申冤”等一系列詞語。而兔子居有冤之首。可見可愛的兔子最值得人們同情。  

  “兔”與“菟”相通。“菟”就是牽藤寄生的草本植物“菟絲”,也叫“菟絲子”,又名“女蘿”,或寫作“兔絲”。“兔”添“土”旁為“堍”,指橋梁兩端靠近平地的部分,即上橋之處。“兔”與十二地支中的“卯”對應,漢代王充《論衡》説:“卯,兔也。”二者組成我們的生肖“卯兔”。“卯”的本字描畫的是草木出土萌芽的形象。《説文解字》説:“卯,冒也。二月,萬物冒地而出。”在十二時辰中,“卯”時是指早晨5-7時。   

  因此,“卯”表示春意,代表黎明,充滿著無限生機。“兔子”以其機敏馴良,乖巧可愛的秉性,早已成為人類的朋友,老百姓一直把它視為吉祥之物。我國神話中的《嫦娥奔月》,與之相伴就是玉兔。人們虛擬出一個凡人不可企及的“廣寒宮”,讓玉兔在桂花樹下抱鐵杵搗藥,降福人間,一直為人們津津樂道。古之文學作品常將“玉兔”喻為明月,有“金烏西墜、玉兔東升”,“冰兔半開魄,銅壺微滴長”之説。《孫子兵法》有“動如脫兔”;《淮南子》有“兔子走火如馬則追風逮日”;《三國演義》有“馬如赤兔,關公千里走單騎” 之説。

  唐詩中有《小白兔》一首,“新秋白兔大於拳,紅耳霜毛趁草眠。天子不教人射擊,玉鞭遮到馬蹄前”。明詩中有《白兔》一首,“夜月絲千縷,秋風雪一團。神遊蒼玉闕,身在爛銀盤。露下仙芝濕,香生月桂寒。姮娥如可問,欲乞萬年丹”。作者通過人與白兔共鳴和態度,從側面揭示了小白兔的靜美與可愛,手法十分高妙。   

  兔子是非常聰明的動物之一。中國有句成語:“兔子不吃窩邊草”,講的就是兔子顧及生態環境,保護好自己的生存地盤,具有環保意識。小精靈留住窩邊草不吃,窩邊草是用來藏身用的,把它吃了,豈不是把自己暴露在敵人眼裏自取滅亡,保護環境就是保護自己……成語説:“狡兔有三窟”,講的就是兔子具有憂患意識,凡事都必須留有餘地,“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兔子刨土打出三個洞,為自己準備三個藏身之所,以謀求避禍之道。杜甫白説:“鵬礙九天須卻避,兔藏三窟莫深憂”。人們嘲笑兔子:“該長的不長,不該長的卻瘋長”,當指兔子的耳朵和尾巴吧。兔子耳朵雖然長,卻不幹“包打聽”的壞事。其實兔子耳朵長大而又可搖動,便於偵聽四方的聲訊,兔子“聽覺靈敏,嗅覺敏銳”,在夜間數百米內能體察周圍動靜,以便及時保存自己,避免災難。而成語“兔子尾巴長不了”,是斷言各種不良現象必然短命,原意與兔子毫不相干。   

  有只不幸的兔子撞昏在樹上,被某君撿了便宜,講的是戰國時宋國有一個農民,看見一隻兔子撞在樹根上死了,便放下鋤頭在樹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成語“守株待兔”告誠人們不要死守狹隘經驗,墨守成規,不知變通……   

  與兔有關的歇後語也還有不少,如:兔兒爺滿山跑——還是歸老窩,兔子的腿——跑得快,兔子的耳朵——聽得遠,兔子的嘴——三片兒,兔兒吹笛子——嘴不嚴,兔子的尾巴——長不了,兔子跟著月亮跑——沾光,兔子看人——紅眼了,兔子拉犁——心有餘而力不足,兔子跑到羊群裏——小而精,兔子逃跑——不回頭等等。

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