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過年循老禮兒

時間:2011-01-21 10:17   來源:千龍新聞網

  開心過個傳統年

  在中國有著千年文化積澱的傳統裏,具有強烈民族色彩的農曆新年才是真正的新年。作為一個慶祝農曆新年的盛大節日,春節不僅體現著我們對春天的期盼、對生活的美好願望、對家庭的熱愛、對友情的珍視,同時也是我們對豐收的紀念,是我們整頓一年情緒,向美好未來重新出發的佳期。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過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白肉;二十七,宰公雞(一説宰年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兒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您新禧,您多禮,一手的面不攙你,到家給你父母道個喜!”這是老北京年節習俗的輪廓,但如今能完整説出這首兒歌的人已經不多。

  為什麼老北京在春節前會有這麼多節目?民俗專家高巍先生介紹説,這反映了當時人們的一種心理,就是將節日氣氛逐步烘托到高潮,從而讓人們更加感恩惜福。以臘八為例,過去宮廷中也熬臘八粥,除賞賜給大臣外,還要回報一切曾施予恩惠的生命體,比如要給樹抹一點,此外還要祭祖,主要目的是感念先人、神靈和他人之恩。而民間都是在爐子上抹臘八粥,表示感謝灶王爺。感恩之情,貫穿在北京年節習俗的始終。“老北京的春節不是一天,而是從春節到以後將近一個月都有講究,可以説,每一天都有感恩的內容。”高巍説。

  除夕:老人著正裝領子孫祭拜祖先,然後吃年夜飯。需守歲,節通“劫”,傳説“歲”是吃人的妖魔,所以要保持清醒。老人要給壓歲錢,源於老人生活經驗更豐富,壓歲的力度更大。老北京都是晚上12點吃餃子,以示“交子”,應是素餡,敬神用。灶王爺這天回家,要重新請神。

  正月初一:家庭內部拜年,不接待客人。清代官員初一是到單位團拜,同科室的人圍成圓圈,互相拜賀,然後到其他科室去拜年,下級官員需向上級拜年,至今這個習俗日本還保留著。從除夕夜到初四晚上,家中的垃圾不能扔,也不能理髮和修房子。廟會基本在這一天開始。

  正月初二:到五顯財神廟上香,五顯財神廟在六里橋附近,後來修立交橋給拆了。由於人太多,無法進香,只能把香點燃往裏面扔。有人潑水防火,誰沾了水就是沾了財氣。到財神廟 “請元寶”,有了這紙做的元寶,來年就能發財。紙元寶需紅布裹著,放床底下。第二年要還紙元寶,而且要多還感謝財神,廟僧以此來賺錢。此外,初二還是回娘家的日子。

  正月初三:老鼠娶親,上帝特允許老鼠在這天娶親,要求人早睡,在屋子四角放些糧食,讓老鼠也能過一天好日子。

  正月初四:諸神下界,被認為是傳統春節休假的最後一天,諸神到人間巡遊,所以各家要扎紙人紙馬,供神仙乘坐,此外還要祭神。

  正月初五:又稱“破五”,據説是財神生日,商家正式恢復營業,因為要開除人,所以叫“破五”。破五不能做新飯,只能熱舊飯,煮餃子要煮破一個,也可以理髮、修房子和倒垃圾了。商家給財神過生日,需要擺“三桌半”就是把四個八仙桌並起來,擺滿三個半桌的席,必須先上有甜味的水果,表示財源廣進,這樣的席有的要擺一天。

  正月初六:送“窮神”,祭“廁神”。送窮神需要供煎餅,扎紙車,有乾糧有交通工具,窮神就走了。廁神要來檢查衛生,所以要清理廁所。

  正月初七:人日,被認為是人類先祖之日,古代是吃魚生。魚生,類似今天日餐的生魚片,取意生生不絕,子孫綿長。北京在古代不是産魚區,就有吃春餅的習俗,因為“春”字有人日元素。

  正月初八:順星,群星聚會,需要祭祀,本命年的人尤其要順星。黃昏時用紙捻蘸油點燃,從廚房到院子,做一溜,人間燈火與天上諸星相對應,一説需要燃燈108盞。

  正月初九:玉皇大帝生日,禁止屠宰,以示上天有好生之德,全家需祭拜。

  正月十三:開始點燈,叫散燈,也叫散小人。由堂屋到大門都燃燈,以除不祥。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傳統春節的結束,要舉辦燈會、燈謎等活動。全家女眷晚上還要拜兔爺。

  正月十六:“走橋摸釘”,婦女們在晚上著白衣,凡有橋處,頭人拿香開路,後邊結伴而過。叫“度厄”,也叫“丟百脖”、“走百病”,據説這樣一年可以不腰腿痛。“摸釘”是到正陽門的門扇上摸門釘,據説能生子。

  正月十八:收燈。傳統元宵節一般到此結束。

  正月十九:閹九節,傳説忽必烈要收丘處機為女婿,丘處機是出家人,為了不放棄信仰,就于這一天自宮。傳説丘處機會在這天回人間巡視,但變身為童女或乞丐,因此北京習俗是正月十八夜起在白雲觀外等丘處機,一旦看到形跡可疑的女孩或乞丐,大家就會蜂擁上前跪拜。

  正月二十九至三十:雍和宮打鬼,被認為是北京春節的最後一天。

  ■連結

  女眷跪拜兔兒爺

  兔子因繁殖能力極強而被認為是生殖的象徵,在正月十五,全家女眷跪拜兔兒爺,以佑人丁興旺。但兔兒爺被祭拜完後就成了兒童玩具。北京的兔兒爺造型滑稽,穿上武將服裝,還騎著虎。天津有兔二爺,造型就簡單多了,更像兔子。兔兒爺是北京文化裏所獨有的。

  南城北城各不同

  北京年節習俗南北城也各有不同。一般來説,北城文化好鋪張,比較重面子,南城文化玩的心態比較重,比如花鳥魚蟲,多來自南城。北城有荷花市場,多以文人雅士為主,而南城有天橋,像大兵黃那樣罵大街的也成了藝人,位列八大怪之一。過去南城藝人到北城表演,在曲目上要做修改,力求內容更文雅一些。

  老北京年節關鍵詞

  吃 年夜吃素餡餃子

  從今人的眼光看,傳統北京的年夜飯不科學,肉比較多,且以肥肉為主,這樣的暴飲暴食容易引發膽囊炎等,有害健康。但老北京人晚上吃的卻是素餡餃子,因為要敬神,而且製作複雜,比如要把胡蘿蔔切丁,用香油煸炒。北京年夜飯不一定要有魚,老北京不是産魚區,所以對吃魚沒有特別的規矩,大戶人家有吃鯉魚要吃全身的説法,並不普及。在廟會上,滷煮火燒一般大戶人不吃,因為不是“正經肉”,但豆汁卻是宮廷與民間都吃的。宮廷喝豆汁是為了餐前解膩,這和窮人當飯吃不一樣,兩者做法也不太一樣。

  穿 舊棉襖洗染成新

  過年要添給孩子新衣裳,但過去大多數北京人生活不富裕,因此往往是把舊棉襖拆了,洗一遍,染色,重新縫起來,這就算是新衣服了。冬天很冷,洗完的衣服一旦結冰,就不好幹,所以多用“烘籠”,烘籠為鐵制,把洗完的衣服挂上去,用家中取暖的爐子烤幹,往往需要一天。此外,一般家庭會買靛青,和衣服一起煮,30分鐘後,再用熱的淘米水泡一下,這樣衣服就重新被染了一遍藍色,使舊布看上去和新布一樣,但這樣染出來的布比較容易掉色,不經洗。

  住 破五之後修老房

  老北京都住平房,取暖條件不太好,此外,下雪後屋頂的瓦會被壓壞,而大部分房子都有漏水的情況,必須趕在春季前檢修,否則一旦下雨,房屋就有塌的危險。北京春節期間是不可以修房子的,只有等到正月初五“破五”後才能動工。特別是房屋比較簡單的崇文等地區,一到破五各家都在修房子,漸形成了“破五修房子”的習俗。

  玩 舞獅不舞龍

  過去北京不允許舞龍,因為龍代表皇權,只能宮廷中太監舞給皇帝玩,事先必須有特赦才可進行。宮中舞的是“火龍”,龍體透明,內置點燃的油燈,在黃昏或夜晚時進行,蔚為壯觀。舞獅在北京比較普遍,但北京舞獅不像南獅,沒有過多的雜技技巧,主要講究威武莊嚴。初期很簡單,是一塊布,獅頭用泥巴或紙漿做成,非常醜陋,幾乎全是禿的。而南獅相對精細,但造型更像貓,沒有獅子的威風。

  老北京年節風俗禁忌

  正月初一:已出嫁的女兒不可以回娘家,早餐忌吃稀飯 (否則出門遇大雨)、葷食及藥品,忌打碎傢具(包括盤、碗、酒具等易碎物品),否則要連説“歲歲平安”。此外,白天不可午睡。初一不能説不吉利的話,如果小孩説了,要用手紙擦嘴,以示小孩的嘴與屁股一樣,説了沒有什麼效力。

  正月初二:有送財神者不可説“不要”,要説“已有”。

  正月初三:不可以午睡。

  正月初四:禁忌出門,傳説灶王爺來查戶口,不可外出。

  正月初五:忌走親訪友,忌諱吃藕,忌梳頭。

  正月初七:稱“人日”,忌諱動針線,不能打孩子。

  正月初八:稱“谷日”,豐收之日,大家年假結束,都來上班互相送吉語吉言,大吉大利,恭喜發財。

  忌殺:漢東方朔《佔書》雲“歲後八日,一日雞、二日犬、三日豬、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馬、七日人、八日谷。是説天地先生雞、次狗、次豬、次羊、次牛、次馬、始生人”。所以民間有“正月一日不殺雞、二日不殺狗、三日不殺豬、四日不殺羊、五日不殺牛、六日不殺馬、七日不用刑”之説。

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