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商家借節“讓銷量飛”

時間:2011-02-05 14:32   來源:新華網

2月1日,顧客在選購節慶飾品。新華社記者 何俊昌 攝

  商家借節興市、促銷打折令人眼花繚亂,老百姓穿新衣、放鞭炮、逛網店、進影院,將傳統過年方式與現代流行相結合 兔年新春佳節濃濃的年味中,新華社記者走訪國內市場,感受到一派購銷兩旺的紅火景象。

  商家借節興市“讓銷量飛” 老字號“全新發聲”受青睞

  春節期間,各地精心組織的購物節、年貨展、美食節等促銷活動,在激發百姓消費熱情的同時,也讓人們得到了更多實惠。

  吉林省組織舉辦的第三屆年貨大集,設置展位3000多個,參展的中華老字號商品、各地土特産等達200余萬件;江西省舉辦的“年貨會”,組織近400家知名企業,300多種名優産品“零利潤銷售”甚至“補貼銷售”;北京、上海等地在舉辦“年貨展銷會”的同時,組織電子商務企業開展網上“年貨大團購”活動,價格優惠,送貨到府。

  “我們原來是想試試看這種新的銷售模式,沒有想到網上反應這麼好。”上海知名的老字號飯店“南新雅大酒店”宴會銷售部經理陳傑説。這家飯店今年首次嘗試“觸網”銷售年夜飯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走訪北京王府井大街時記者發現,創新服務模式、拓展服務內容的中華老字號,以過硬的産品和服務品質,格外受到消費者青睞:四聯美發一位難求,全聚德的年夜飯預約火爆,吳裕泰推出的“新春茶文化廟會”將茶與書法、陶藝等結合在一起,通過網路、微博推介,吸引了不少年輕人的關注。

  農家店蓬勃興起 “吹皺”農村消費市場“一池春水”

  正在西安石油大學讀大三的劉強,以往回延安老家過年會給父母帶一些營養品,但今年卻選擇了“空手而歸”。“我帶回來的東西,爸媽説縣城裏都有,我去一看,真是這樣,今年乾脆就什麼也不帶了,直接在家裏買。”劉強告訴記者。

  隨著各地商務部門通過“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完善農村消費品流通網路,以“雙百”市場工程、農超對接為抓手探索農産品流通新模式,農村昔日“買難”、“賣難”問題得到了有效緩解。

  消費的便利正悄然改變著陜北人過年的習俗。在榆林市靖邊縣的年貨市場裏,饅頭、油饃等熟食攤位的生意異常火爆,而在以往,蒸饅頭、炸年糕幾乎是這裡家家戶戶臨近年關的“保留項目”。

  甘肅舟曲規模最大的連鎖超市宏源超市曾遭受泥石流災害重創。春節前夕,宏源超市8家重建、改建店舖和1個物流配送中心重新開門納客,為當地群眾準備了豐富的年貨。在舟曲的濱河農貿市場上,記者看到核桃、柿餅、花椒等供應充足,花花綠綠的糖果、各類煙花爆竹成為熱銷産品。

  紅火過年 理性消費

  與往年類似,兔年新春節日需求的攀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各類年貨的價格,儘管這可能對人們的消費熱情有所影響,但也使得追求綠色、崇尚健康的理性消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今年春節,福州百姓消費就颳起了一股“惜福節儉”風,“天價”年飯逐漸失去了市場,“十元美食團”正在年輕一族中蓬勃興起。

  記者4日在福州市鼓山下院的一家海鮮餐廳裏看到,各色海鮮都在10元左右。餐廳老闆介紹説:“十元左右的美食更符合年輕人嘗新鮮的消費習慣和能力,不會鋪張,更不會浪費。”

  除了走親訪友、購物之外,觀展、旅遊等過節方式也受到了群眾的普遍青睞,成為春節消費的新熱點。記者在位於中越邊境的廣西東興口岸看到,淅淅瀝瀝的小雨擋不住人們跨國旅遊過節的熱情。來自廣東的小馮告訴記者,他從廣東坐了10多小時的汽車來到東興,就是為了去越南感受不一樣的春節氣氛。

  春節期間,廣西科技館的4D電影,陜西科技館舉辦的防災減災知識展、中國古典數學益智玩具展、星空圖3D展等科普展覽,吸引了不少遊客,特別是一大批正在放寒假的小觀眾,為當地百姓新春生活增添了別具風味的“科普大餐”。

編輯:薛白璐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