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鄉親馬尾民俗踩街 10萬枚焰火點燃元宵祝福

時間:2011-02-18 14:37   來源:中新社

  中新社福州2月17日電 (記者 張建忠 張羽)今天是中國人的傳統元宵佳節,而福州馬尾的“兩馬同春鬧元宵”系列活動16日晚間就伴隨音樂焰火晚會與民俗踩街的舉行掀起高潮。

  儘管福州春寒料峭,小雨微飄,音樂焰火晚會與民俗踩街活動還是吸引了近十萬福州市民與臺灣馬祖鄉親前來觀看,一同分享平安的祝福。當晚8時許,“兩馬同春鬧元宵”音樂焰火晚會在馬尾的馬江渡廣場歡騰啟幕,以《春天的交響》為開篇的純音樂焰火持續燃放了近30分鐘,總數超10萬枚,創歷屆之最。

  焰火燃放結束後,兩岸鄉親開始一道踩街。18支兩岸民俗隊伍在2米長嗩吶、80公分大鑼組成的民間吹奏隊開道下,從馬江渡廣場出發,走向福州江濱大道。緊接在開道隊伍後面的是舞龍隊、舞獅隊,所到之處,不時有觀眾點燃鞭炮與焰火迎接踩街隊伍。

  由於圍觀者眾,踩街隊伍且行且停,緩緩前行。最熱鬧的還是孩子們,他們跟在馬祖“電音孩仔團”背後踩著音樂節一起跳街舞;源自馬尾本地、大人肩頂小孩邊歌邊舞的《瑯岐肩頭戲》,以及當地的大頭娃娃腰鼓隊與高蹺隊,亦令現場小朋友興奮。

  鼓板敲打是馬祖人慶元宵的第一民俗,也出現在踩街隊伍中。“馬祖鼓板舞”的鼓板敲打聲,穿透了鞭炮與焰火的炸響聲,將新年的祝福激蕩在夜空;而馬尾本地的“鯉魚燈隊”,將“鯉魚跳龍門”的民間傳説再度演繹成一種祝福與心願,十分搶眼。

  福州市民陳晶晶説,來看踩街活動就是想沾點福氣,還有就是想讓小孩長點見識多點快樂。在大學教歷史的陳岩説,像每屆都有的《大鼓涼傘花籃擔》、《滿族琴抬閣》、《錢棍馬鞭舞》表演,背後都有著一個福州當地的歷史故事,觀看踩街活動可以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

  閩南元霄的民俗民風亦在此次踩街活動中亮相。地道閩南味的《泉州大搖人》與《泉州拍胸舞》,讓觀眾長了見識。其中的拍胸舞,廣泛流傳于金門與臺灣本島。

  一年一度的“兩馬同春鬧元宵”活動,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福州市民前往觀看,成為馬尾、馬祖兩地共同歡度元宵的喜慶活動。75歲的老福州陳連發説,踩街是福州的元宵傳統,對於老年人來講是重溫記憶,對於年輕人來講就是送平安。(完)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