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民俗 才有年味

時間:2011-02-06 10:17   來源:西安晚報

  伴隨農曆新年鐘聲的臨近,“年怎麼過?春節去哪兒玩?”成為許多市民熱議的話題,2011小雁塔薦福大廟會將於2月3日開幕,此次廟會不但為廣大市民準備了文化盛宴、美味珍饈,還特別安排組織了諸多遊藝活動,想必能讓很多人找回記憶中兒時那種濃郁年味。

  現在的年味越來越淡,已是人們普遍的感覺。睡睡懶覺、打打麻將、看看電視,春節和雙休日並沒有兩樣。年味變淡,一方面,如今多元社會,各種文化交融,尤其是追求時尚的年輕人,必然更多地選擇其他的方式辭舊迎新,另一方面,隨著物質生活水準的提高,以前最為看重的趁節日改善吃喝,購物消費,于當下已並不重要甚至並不必要。而如果僅僅是與親人團聚,當然也不必一定要在春節。但不能否認,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許多傳統的民俗,正在漸漸遠去。

  在文化貧乏的年代,民俗表演既活躍豐富了市民的精神生活,也給民間藝人一個創收乃至生存的機會,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表演和贏利的空間,民間的民俗文化得到發揚光大,許多民間絕技才不致失傳,許多文化瑰寶,才得以通過這種方式保存下來,並成為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而這當然也成為當地文化積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今,生活中的民俗在現代生活方式衝擊之下,有不少甚至已經無可挽回,而用於表演的民俗,也日漸式微。民間藝人後繼乏人,傳統絕藝瀕臨失傳。傳統節日早已少有“傳統味”,春節年味漸淡,當然也是一種必然。年味漸淡,讓春節越來越缺乏吸引力,以至早已有人提出要“保衛春節”。其實,在春節大力舉辦傳統的民俗活動,展現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魅力,就是一種最實在、最到位也最有效的“保衛”。

  無疑,春節是傳承、弘揚民俗的極好契機,春節也需要民俗來營造年味。在春節這個最為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裏,展示展演各種各樣的民俗,既可豐富節日文化生活,讓傳統民俗重新回到我們的生活中,讓過年更有年味,同時也有利於激發、調動民間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積極性。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産,這無疑是從根本上的保護、傳承和弘揚。也因此,在春節舉辦廟會之類的活動,為傳統年俗,其中包含的大量非物質文化遺産提供舞臺,除了全社會的廣泛參與,更應是政府主導的過年重頭戲。(錢夙偉

編輯:楊笑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