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是這樣“俗”起來的

時間:2011-01-31 09:04   來源:遼沈晚報
  年俗是這樣“俗”起來的

  放鞭炮、貼窗花……這些習俗原本並不屬於春節,但它們為什麼成為春節獨特的標簽?

  中國人過年的講究很多,這些講究最初可能僅僅是達官貴人的享受,也有可能是某一地區的習俗。

  經過不斷地發展,其中一些年俗逐漸普及到民間和其他地區,成為現在人們過年時必要的習俗,這些習俗之所以能夠走到今天,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

  鞭炮曾經能“治病”

  據傳説李畋曾師從孫思邈採藥煉丹,在後來煉丹的過程中掌握了火藥的制法,並隨後發明瞭爆竹。

  過年放鞭炮在中國人的過年習俗當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過年放鞭炮的習俗又是怎樣來的呢?

  仔細算下來,春節放鞭炮的習俗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記錄中國古代楚地歲時節令風物故事的筆記體文集《荊楚歲時記》中曾有相關記載:正月初一,雞叫頭一遍時,大家就紛紛起床,在自家院子裏放爆竹,來逐退瘟神惡鬼。

  但是,按照時間推算,那個時候中國的火藥、紙張還沒有發明出來,這兩樣東西都沒有,人們又是從哪弄出來的爆竹呢?其實,那個時候人們燃放的爆竹與現在人們所見到的爆竹並不是同一種物品,那個時候人們燃放的是真正的竹子。在燃燒的過程中,竹子會發出爆裂的聲音,這種方式流傳了很長時間。

  到了唐朝,鞭炮又被人們稱為“爆竿”,大概是將一支較長的竹竿逐節燃燒,連續發出爆破之聲。南昌詩人來鵠的《早春》詩句:“新曆才將半紙開,小亭猶聚爆竿灰。 ”寫的就是當時春節燃燒竹竿的情景。

  隨著中國古代煉丹家的偶然性化學實驗,火藥進入了人們的視野,人們發現將火藥放入竹筒點燃後,爆發出的聲音更為巨大,這一發現也隨後在中國各地普及開來,使得火燒竹子這一古老習俗發生了根本變化。隨著紙張的出現,北宋年間也開始出現了卷紙裹著火藥的燃放物,甚至出現了單響和雙響的區別,爆竹也因此改名“爆仗”,後又改為“鞭炮”。

  現在,人們在享受爆竹帶來的快樂時,不應忘記爆竹的發明人——李畋。《唐史》載:“李畋,江南西道袁州府上栗麻石人氏,生於唐武德四年(西元621年)四月十八日。 ”據傳説李畋曾師從孫思邈採藥煉丹,在後來煉丹的過程中掌握了火藥的制法,並隨後發明瞭爆竹。

  關於李畋在歷史上還有一段關於他和爆竹的奇異傳説。唐太宗李世民被山鬼迷纏,久治無效,遂詔書全國求醫。時年24歲布衣獵人李畋應詔揭榜,借打獵用土銃原理,採用竹筒裝入硝,爆驅逐山魈邪氣,使皇上龍體康復,遂封李畋為爆竹祖師。

  窗花本不是為春節而貼

  宋、元以後,剪貼窗花迎春的時間便由立春改為春節,人們用剪紙表達自己慶賀春來人間的歡樂心情。

  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後來因為剪紙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窗花也由此得名。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但是,當人們了解窗花的發展過程後,就會發現最初的窗花其實並不是為春節而貼的。

  窗花,最初是與立春有密切聯繫的,是自古以來人們迎春的方式。為了迎春,中國許多地區特別是北方的人們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窗花。唐代詩人李商隱曾在詩中寫道:“鏤金作勝傳荊俗,剪綠為人起晉風”。宋、元以後,剪貼窗花迎春的時間便由立春改為春節,人們用剪紙表達自己慶賀春來人間的歡樂心情。

  我國紙的發明是在西元前的西漢時代,在此之前是不可能有剪紙出現的,但當時人們運用薄片材料,通過鏤空雕刻的技法製成工藝品,卻早在未出現紙時就已流行,即以雕、鏤、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絹帛,甚至在樹葉上剪刻紋樣。《史記》中的“剪桐封弟”記述了西周初期成王用梧桐葉剪成“圭”賜其弟,封姬虞到唐為侯。戰國時期就有用皮革鏤花、銀箔鏤空刻花,都與剪紙如出一轍,它們的出現都為民間剪紙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窗花的表現題材極其廣博,戲劇人物、歷史傳説、花鳥魚蟲、山水風景、現實生活及吉祥圖案均可成為窗花的表現內容,可謂無所不有。但最多的是花卉動物、喜慶吉祥紋樣,常以“吉祥喜慶”、“豐年求祥”、“五穀豐登”、“六畜興旺”、“連年有餘”、“貴花祥鳥”等為主體。

  窗花的表現題材也有故事、人物、戲曲、習俗等,多流行于黃河流域及北方農村,常見的有三國戲、水滸戲、西遊戲、民間故事以及地方戲的人物造型和戲曲情節。就連民間故事“老鼠娶親”也成為窗花表現的題材,其中又以寓意吉祥的窗花數量最大。

  窗花的民俗作用最為集中,不僅美化生活環境,而且寄託著對生活理想的追求與渴望。祈祝生活富裕、後代昌隆、人壽年豐及辟邪迎祥等是窗花表現最多的主題,體現了窗花古老而豐富的文化內涵。

  餃子的傳説最多

  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不可缺少的應時佳肴。

  據三國魏人張揖著的《廣雅》記載,那時已有形如月牙稱為“餛飩”的食品,和現在的餃子形狀基本類似。到南北朝時,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據推測,那時的餃子煮熟以後,不是撈出來單獨吃,而是和湯一起盛在碗裏混著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這種吃法在我國的一些地區仍然流行,如河南、陜西等地的人吃餃子,要在湯裏放些香菜、蔥花、蝦皮、韭菜等小料。

  大約到了唐代,餃子已經變得和現在的餃子一模一樣了,而且是撈出來放在盤子裏單獨吃。宋代稱餃子為“角兒”,這種説法,在其後的元、明、清及民國間仍可見到。

  清朝時,還出現了諸如“餃兒”、“水點心”、“煮餑餑”等有關餃子的新的稱謂。餃子名稱的增多,説明其流傳的地域在不斷擴大。

  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曆正月初一的開始,吃餃子的廣泛説法是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過年吃餃子有很多傳説:一種説法是為了紀念盤古氏開天闢地,結束了混沌狀態。第二種説法是取其與“渾囤”的諧音,意為“糧食滿囤”。

  還有一種説法與女媧造人有關。相傳女媧摶土造人時,由於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被凍掉,為了使人的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黃土人的嘴裏咬著,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

  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著吃。

  餃子成為春節不可缺少的節日食品,還有其他的説法: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意。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裏,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裏。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

  破五是為了“迎財神”

  無論流傳著如何眾多的習俗,即便形式上花樣迭出,但本質上都是為了表達對於新年和新生活的嚮往與期盼。

  在東北的民間流傳著“破五”的説法,至於原因,現在的人們或許會以為“五”與“福”諧音,故進行簡單慶祝,抑或是以為“正月十五元宵節”的原因而覺得正月裏尾數為“五”的日子都應進行一番慶祝。實則不然,破五實際上與財神有著密切的關係。

  迎財神是過年時的一項重要活動,這項活動以往就有,一直延續到近現代。許多地方誌上有年初五迎財神的記載。迎接的方式很多,可以到寺廟磕頭獻金、行禮祝禱,也可在家中燃燭挂像,焚香膜拜。

  清同治《上海縣誌》載:“(正月)五日,接財神,用鮮鯉擔魚呼賣,曰‘送元寶魚’。至暮轟飲,曰‘財神酒’”。這是帶有祈求巫術意味的舉動。北方在這天則有“過破五”和“送窮”習俗,前者規定年初五不能打破器皿和説不吉語,後者以一定儀式恭送“窮鬼”,應屬禁忌與禳祝性質的活動。

  無論祈求、禁忌、禳祝,動機都在於驅逐窮困,企望財富。因為迎財神是個吉利的日子,許多商家對此均極重視。往往前一日即為財神設祭,長桌上供以魚肉果品,點上香燭,由老闆率領店員逐一叩拜禱祝,然後燃放爆竹。次日店舖開門,可望能發利市。而跳加官、舞財神和唱喜歌者,此日在店門前表演。有乞討者,店家不得哄趕拒絕,要給表演者年糕吃,或給一些錢。

  過年迎財神,各地的具體日子和做法不盡相同,或在初一,或在初二,以初五最普遍。但不管是哪一天,過年必有迎財神之舉,全國從南到北幾無例外。東北一帶一般是初二祭財神,初五迎財神。

  迎財神習俗的復興,很能見出中國部分民眾今日的心理和生活狀態。他們渴望富足的生活,而已有望致富,或已相當富有者,也尚嫌不足,故雖明知財神保祐實屬虛妄,也寧可信其有,不想怠慢。

  現代人之迎財神,在形式上是對古代祭祀禱祝神鬼儀典的傳承,但在內涵上,卻有不小的變化,簡言之,是敬畏神明的成分大為減弱,而為人自己的動機格外突顯了。但不管怎樣,無論中國人對於春節有怎樣的情結,現在中國又流傳著如何眾多的習俗,即便形式上花樣迭出,但本質上都是為了表達對於新年和新生活的嚮往與期盼。

  記者 王鐵

編輯:董潔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