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國他鄉春節千般滋味濃

時間:2011-01-26 09:2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一年之中,有這麼一個時刻,遍佈五湖四海的數千萬華人會把心中的時鐘調回北京時間,共同迎接一個新的開始。這一刻,便是華人心目中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不過,春節還是那個春節,散落在世界各個角落的華人卻給春節涂上了不同色彩,把“年”過出了千般滋味。

  隨著華人走出國門,春節飄向了世界各地。剛離家時,在濃濃鄉愁中體會“每逢佳節倍思親”的苦澀;融入當地生活後,從容品嘗淡淡的年味兒;在尋求文化身份認同的渴望中感受自己身上的“中華印”……海外華人的春節感受就這樣不斷經歷著濃濃淡淡的轉變。他們記憶中的春節便如一粒粒種子,在異國土地上發芽成長,綻放出不一樣的美麗花朵。

  初到海外,第一次過春節,提前算好時間,定好鬧鐘。即便是清晨四五點,也要咬牙起床,只為了習慣多年的央視春晚。電話接通,聽聽對面傳來的震耳鞭炮聲,聽聽電視裏的春晚聲,聽聽家人的親切説話聲,希望借著這除夕“協奏曲”稍稍慰藉一下思鄉的心。早上出門,見到華人面孔,互道“過年好”。一聊,才發現原來很多人都堅持在不太流暢的網速中看完了春晚。

  這是許多漂泊在外的遊子剛剛離開祖國懷抱時的共同經歷。不過,漸漸地,遊子們開始習慣當地時間,融入當地生活。畢竟,世界上多數國家都是在不經意間迎來春節。沒有隨處可見的大紅燈籠,沒有滿地厚厚的鞭炮皮兒,路上行人的臉上也沒有那股喜慶勁兒。春節到來,遊子們不再坐在電腦或電視前,實時觀看春晚。春晚依然會看,不過通常都會推遲到下一個休息日,約上三五好友,邊看邊聊;或是參加華人社團組織的聚會,有一搭沒一搭地補看春晚,補吃餃子。

  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活在各種膚色人之中的華人開始強烈感受到自己身上烙著的中華印。在聯繫越來越緊密的世界中,人們開始體會到“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於是,創造小環境,影響大環境,海外華人營造著屬於自己的帶有海味的春節。

  在海外,來自四面八方的華人根據自己的記憶把不同的春節習俗帶到了自己的居住國。比如,祖籍在福建的華人聚集的地方,大年初九的拜天公比大年初一還要熱鬧隆重。而祖籍在廣東的華人聚集的地方,“撈魚生”則是大家新春必做的事情之一。不過,與家鄉不同的是,在海外,大家把各自的春節記憶糅合在一起,在異國他鄉描繪出了一道亮麗的東方風景線:紅彤彤的燈籠、喜洋洋的鑼鼓鞭炮聲、歡樂舞動的巨龍醒獅、熱騰騰香噴噴的餃子……

  在海外華人為自己營造過年氛圍的過程中,春節的年味兒已開始飄蕩在他國的空氣中。在與不同文化融合的過程中,春節開始沾染上不同的色彩。比如,具有法國特色的巴黎彩裝遊行。再比如,具有美國風格的舊金山花車遊行。

  有些東西,離得遠了,反而會愈加珍惜。生活在海外的華人有時候比中國國內的人更加用心呵護傳承了千年的習俗。長久的漂泊漸漸能讓人在春節時感受到越來越濃的溫情。這情,是遊子對母親的依戀,更是遊子對自己文化身份的認同,對精神家園的渴望。於是,春節還是那個春節,海外華人卻有著不同的感受。(張紅)

  阿根廷:

  廟會雖遠情更濃

  阿根廷是距離中國最遙遠的國家之一,這裡華僑華人保留下的春節廟會估計也可稱為是距離中國最遠的新春廟會了。每逢春節,在布宜諾斯艾利斯“中國城”標誌性建築中國牌樓下,舞龍舞獅、生肖玩偶、年畫剪紙等具有“中國味”的廟會商品和節目在此展示。遙遠的距離阻隔不斷華人那份濃濃的思鄉之情,熱鬧的春節廟會寄託著對親人朋友的深深祝福。

 

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