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市2011年元宵節民間耍樂故事匯演精彩紛呈

時間:2011-02-21 09:21   來源:晉城線上

  2月18日晚,農曆正月十六,元宵佳節的歡樂氣氛仍然在延續,異彩紛呈、形式多樣、傳統韻味濃厚的民間耍樂故事在高平市區上演。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郭長青,市委常委、副市長賈聯亭,市委常委、統戰部長李治國,市人大副主任秦紅星及高平市市委書記謝克敏、市長秦建孝等高平市四大班子領導來到匯演現場觀看演出,與民同樂。

  在匯演現場,來自四面八方的群眾聞聲而至,人頭攢動、摩肩接踵,來自各鄉(鎮、辦事處)的跳竹馬、舞獅、跑旱船、推小車、扛樁、九蓮燈、耍龍燈等節目輪番上演,場面熱鬧非凡。隨著高平市市委書記謝克敏宣佈2011年春節元宵節民間耍樂故事匯演開始,來自高平市16個鄉鎮(辦事處)的耍樂故事依次上演。

  首先亮相的是寺莊鎮的《龍騰虎躍展宏兔》,人們用舞龍的方式祈禱神龍保祐,以求風調雨順,四季豐收。演技有“青龍噴火”,象徵盛世圖騰;“蛟龍翻身”比喻百姓生活變化日新月異;“飛龍穿柱”表達農業五穀豐登;“龍頭鑽尾”預示來年風調雨順。隨著神農鎮的《神農高蹺》進入現場,他們腳踩兩尺多高的高蹺卻如履平地,一襲黑衣的頭蹺、二人揮舞著馬鞭,快步如行雲流水;王婆戲耍煙袋挑逗出一片笑聲;文醜頭頂豎著小辮,風趣詼諧憨態可掬;上裝女旦抖動彩扇;下裝眾醜高難的蹺功令人驚嘆。演員們各種組合造型更令人目不暇接,場面煞是壯觀。米山鎮的《古韻新曲譜和諧》,表演形式熱烈、火爆、粗獷、奔放,熔音樂、舞蹈、曲藝于一爐。三甲鎮的《抬閣、扛樁表演》集戲劇內容之精華、舞蹈動作之飄逸、雕塑造型之優美,雜技驚險之玄妙,繪畫色彩之繽紛于一體的獨特藝術。永錄鄉的《百人旱船鬧元宵》進入現場,現場一片掌聲,人們喜樂融融。陳區鎮的《金獅報春》節目以兒童報春開頭,有引獅郎前領,大獅背小獅出場,引獅郎手握繡球,逗引瑞獅表演各種動作,小獅嬉戲玩耍,盡顯天倫。尤其是原村鄉的《女子威風鑼鼓》獨有的清一色“娘子軍”特色更加受人關注。野川鎮的《盛世花燈耀長平》新穎別致,給人以賞心悅目的快感。北城辦的《城北龍燈》在開演之前,首先點燃龍口中預設的焰火,可噴雲吐霧、火光沖天,先聲奪人。北詩鎮在表演《跑旱船》中,走快速碎步,使船身保持平穩的狀態前進,猶如在水面上漂動的船那樣,頗為形象地塑造出水面行船的情景。河西的《推小車》在悠揚的樂曲中跑各種隊形,或上坡,或平地飛跑,動作不一,姿態各異。現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準和生活品質的提高,真正的“小車”已開進了千家萬戶。正可謂,小車進農家,農民樂開花。南城辦的《荷花綴出新春樂》通過跑燈、甩燈、串燈等形式反映了南城人民群眾生動活潑、健康向上、勇於創新、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建寧鄉的《和諧家園》共同鑄就了和諧的祖國,美好的家園。石末鄉的《竹馬》,由72匹竹馬,6名引馬人、32名旗手、20名樂隊人員共130人組成,道具分前後兩節,吊紮在人的腰間,像人騎著馬,自由地翻騰跳躍。人物分生、旦、凈、醜等角色,馬匹統一為紅色。竹馬耍樂故事寓意國泰民安、牛迎春、馬騰盛世、五穀豐登、平安健康。最後上演的是馬村鎮的《舞獅》,以雌雄成對出現,獅頭上有紅結者為雄獅,有綠結者為雌性。小獅戲弄大獅,大獅弄兒為樂,盡顯天倫,寓意生活如意,事事平安。 (供稿:李爭光 李慶 閆珊 張姣)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