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的任務猜想

  時間:2007-01-22 14:04    來源:北京青年報     
 
      月亮是地球唯一的自然天體衛星,是地球最近的鄰居。在中華民族的傳說中,“嫦娥奔月”家喻戶曉。探月衛星“嫦娥一號”預計將于2007年升空,這也是中國人第一次近距離地拜訪這位美麗而又神秘的鄰居。“嫦娥一號”何時奔月?將要執行些什麼任務?這都成為許多讀者迫切想知道的問題。

      ■猜想一:“嫦娥一號”何時奔月?

     何時能看到嫦娥一號升空是大家關注的問題。國家月球探測工程總指揮欒恩傑去年6月在武漢中國地質大學講學時透露,如果相關係統集成順利,我國月球探測工程第一顆繞月衛星“嫦娥一號”,可在今年4月前後在長徵三號甲型火箭的推動下,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奔向月球。

     目前嫦娥一號準確的升空時間雖尚未對外發布,但各項準備工作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在《中國國家天文》創刊發行儀式上,擔任該雜志科學顧問的中國“嫦娥工程”月球應用科學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表示,目前探月工程的關鍵技術攻關都比較成功,幾大係統正在試運行,2007年將全部具備執行任務的能力。

     ■猜想二:“嫦娥一號”如何奔月?

     中國探月工程總指揮欒恩傑在國際月球探測與利用大會上作報告時表示,嫦娥發射及運行的軌道已經確定,嫦娥一號發射後將經過三個環節,先要環繞地球5天,然後進行奔月,再環繞月球約4天多的時間。

     “嫦娥一號”衛星以“東方紅三號”通信衛星平臺為基礎,由衛星平臺和7類科學探測儀器組成,採用三軸穩定姿態控制,星箭分離後,衛星依靠自身動力多次變軌,經調相軌道、地月轉移軌道後,最後進入高度200公里的極月圓軌道。

     據介紹,“嫦娥一號”將選擇以發射東方紅三號平臺為主的長徵三號甲,它九次發射九次成功,其中有7次是發射東方紅三號平臺。為發射“嫦娥一號”衛星,火箭進行了多項的適應性改進,特別是在可靠性工程上下了大功夫,多項關鍵環節採取了冗余設計。發射場係統選擇我國發射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為適應探月衛星的特點進行了多處改進,特別在安全和可靠性上做了改進。

     ■猜想三:“嫦娥一號”要完成什麼任務?

     據介紹,嫦娥一號的外形為立方體,兩張太陽能電池板分布在兩側,最大跨度達18.1米,在軌壽命將至少不低于一年。它將直接執行月球表面三維影像探測、月表化學元素與物質探測、月壤厚度探測和地月空間環境探測四項任務。
 
     為滿足月球探測任務的需要,嫦娥一號安裝了包括光學成像探測係統(CCD相機和幹涉成像光譜儀)、激光高度計、γ射線譜儀和X射線譜儀、微波輻射計、空間環境探測儀(一臺太陽高能粒子探測器和一臺低能離子探測器)等多種高科技設備。

     ■現有條件下以“探”為主

     探月工程總指揮欒恩傑在中國工程院創辦並主管的學術期刊《中國工程科學》上發表觀點,介紹探月計劃目標:縱觀人類對月球的探測可以分為三個大的階段:“探”、“登”、“駐(住)”。美國已經完成了前兩個階段,現在美國進行的月球工程應是以第三階段為主,即“駐(住)”,即研究並發射無人或有人照料的駐月裝置,或建造可供人居住、生活、工作、實驗的條件,進行“駐”月的科學活動。我們認為,在現有條件下,應實事求是地確定我們的目標,首先以“探”為主攻方向,分步實施,逐步積累知識和經驗,及時提高運載能力以適應深空發展要求的方針,確立按“繞”、“落”、“回”為標志的中國探月計劃。

     ■“嫦娥一號”將在太空播放32首曲目

     《誰不說俺家鄉好》、《愛我中華》等30首曲目將在“嫦娥一號”衛星達繞月軌道後,于距地球38萬公里以外的太空向地球播放,這些歌曲都是由全國人民選出的。另外,我國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和曾由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在太空奏響的樂曲《東方紅》因其特殊地位,將另行安排在“嫦娥一號”衛星上搭載播放。
 
編輯:趙春旭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