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中國月球探測工程幕後

  時間:2007-10-22 15:40    來源:瞭望新聞週刊     
 
 

  《瞭望》新聞週刊從國防科工委獲悉,我國月球探測工程將分“繞”、“落”、“回”三個發展階段實施。

    目前,一期“繞”月探測工程的首顆月球衛星“嫦娥一號”已通過評審出廠,計劃在今年年底前發射,衛星預期在軌運作一年;二期“落”月探測也已通過論證。

    以月球探測工程為代表的中國空間探測活動已經進入嶄新發展階段。國防科工委副主任、國家航太局局長孫來燕日前接受《瞭望》新聞週刊採訪時表示,近期內,我國還將開展中俄火星空間環境探測計劃、世界空間紫外天文臺計劃、空間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計劃等多個項目。

    “十五”期間,我國成功實施“雙星探測”計劃,開展了我國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空間探測活動。此後,載人航太工程接連取得重大進展。今年以來,《》和《航太“十一五”規劃》陸續發佈實施。各種跡象表明,中國空間探測發展戰略的輪廓正逐漸顯現。

    十年十大空間探測計劃分為三類

    《瞭望》新聞週刊採訪國家航太局了解到,根據空間探測計劃的科學目標、技術成熟度和實施方案,我國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間共實施10項空間探測計劃,這些項目可以分為三類:我國自主進行工程研製的背景型號計劃、進行國際合作的空間探測計劃和尚需進行關鍵技術突破的背景預研計劃。

    月球探測工程,是我國自主進行研製的重要型號計劃項目之一。“實施月球探測工程,是我國近地空間環境探測之後,邁向行星際探測的第一步。”孫來燕説。

    眾所注目的我國月球探測工程,將分“繞”、“落”、“回”三個發展階段實施。目前,一期“繞”月探測工程的首顆月球衛星“嫦娥一號”已通過評審出廠,計劃在2007年年底前發射,衛星預期在軌運作一年;二期“落”月探測也已通過論證。

    “十一五”期間我國自主進行工程研製的背景型號計劃,還包括空間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和返回式科學試驗衛星等。其中,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是我國第一顆空間天文衛星,可以用於探測被塵埃遮擋的超大品質黑洞和未知類型天體,探索利用X射線脈衝星實現航太器自主導航的技術和原理等,發射後將實現我國空間天文衛星零的突破。

    “實踐-10號”返回式科學試驗衛星則為科學家提供一個平臺,可以利用空間微重力環境進行各項研究,利用空間環境資源開發生物技術,同時探索人類在空間長期活動、生存的依據和支援。

    除上述三個自主工程研製的背景型號計劃外,孫來燕告訴本刊記者,我國在發展空間探測的過程中非常重視國際合作。

    “十五”期間實施的“雙星計劃”作為我國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空間科學探測計劃,就是我國以我為主、首次與歐空局進行的從技術到應用的高層次、全方位、實質性的對等合作。該計劃的成功實施,推動了我國與歐空局在空間科學與技術上的全面合作,並提高了我國空間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空間科學的跨越式發展。

    我國與俄羅斯合作實施的火星空間環境探測計劃,則是我國首次對地球以外太陽行星開展的直接探測活動。在這項計劃中,我國將獨立研製環繞火星運作的小衛星,探測火星的空間環境;俄羅斯則研製在“火衛一”上著陸並取樣返回的主探測器。目前,這顆火星小衛星已經進入工程研製階段,預計于2009年10月利用俄羅斯“聯盟”火箭發射升空。

    而由俄羅斯、中國及歐洲共同參與研製的世界空間紫外天文臺,預計2012~2013年發射,將為揭示宇宙再電離歷史、結構形成,探測太陽系外行星的大氣成分,搜尋生命活動跡象以及暗物質成分等一系列天文學重大前沿問題提供強大的觀測手段。

    此外,進行國際合作的空間探測計劃還有中法太陽爆發探測小衛星計劃等。

    “一些尚需進行關鍵技術突破的背景預研計劃,也在我國空間探測計劃項目之內。”孫來燕告訴《瞭望》新聞週刊。“如空間太陽望遠鏡、‘夸父’計劃等。”

    空間太陽望遠鏡是由我國科學家自主提出並研製、具有國際領先水準的太陽觀測衛星,將攜帶多種高解析度的有效載荷,可以對日冕活動區、日面磁場和速度場、日冕和日地行星際空間進行全波段和全連續觀測,以研究太陽活動區磁場和速度場的精細結構及物理演化,太陽耀斑的能量存儲和爆發釋放過程,日冕物質拋射、太陽風形成及其他多種日地空間瞬變物理現象,從而為太陽物理學的深入發展和空間天氣預報提供最重要的實測數據。目前,該望遠鏡正在進行關鍵技術的攻關。

    “夸父”計劃是由三顆科學衛星組成的空間天氣監測系統,以觀測研究空間天氣的整體連續演化為主要目標。位於日地第一拉格朗日點的“夸父”A衛星將監測太陽活動的發生及其伴生現象向日地空間的傳播過程;位於磁層極區的兩顆“夸父”B衛星,主要觀測地球空間對太陽活動和行星際擾動的響應,極光及其與磁層亞暴發生和發展時序過程。據透露,“十一五”期間安排了“夸父”計劃的背景項目預先研究,凝練科學目標,突破關鍵技術。

 
編輯:趙春旭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