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嫦娥”發射前12小時程式啟動 燃料加注完成

  時間:2007-10-24 08:30    來源:資訊時報     
 
    昨天上午8時30分,西昌衛星發射基地召開新聞發佈會,與會專家透露,“嫦娥一號”衛星發射最佳時間確定在今天下午18時05分,早晨6時許啟動“發射前12小時程式”,開始加注主燃料,發射前6小時加注補充燃料。目前,長三甲火箭常規燃料加注完成,現場發射觀賞平臺準備就緒。

    哨兵值勤點前移200米

    昨天下午3時,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即將發射嫦娥一號的3號發射塔架內燈火通明。發射場官員稱,22日早晨6時起,工作人員一直在給長三甲火箭加注燃料偏二甲基肼。在加注全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在火箭周圍監控防止外瀉。發射前7小時,還將在低溫條件下給火箭加注液氧,發射前5.5小時給火箭加注液氫,整個加注過程持續到發射前2分鐘。

    與前一天不同的是,哨兵的值勤地點前移了200米,社會車輛不能再靠近發射場大門。為了防止陌生人留住當地居民家,當地派出所已經通知村民登記所有家庭成員,同時上報留宿人員。今天早晨開始,通往發射中心的通道戒嚴,有關部門還從成都調集警力,協助發射當天的值勤和保障工作。

 


    抵月球後須“一心三向”

    在會上,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宇航部趙小津部長説,火箭發射畢竟是極其龐雜的系統工程,對於“零窗口”的要求,誰也不能事先保證,“嫦娥一號”發射的窗口預留了35分鐘,就是説從24日18時05分到40分的區段內,可以發射。如果在18點40發射,衛星燃料將要損失120公斤,對總共只有1200公斤燃料的“嫦娥一號”是一個很多的損失,直接影響其工作時間和工作壽命。由於特殊原因在這35分鐘內火箭不能正常發射,只有推遲到明年發射。

    而且,“嫦娥一號”的跟蹤遙測工作首次與國外合作開展。趙小津表示,我國也在多個地區建立觀測站,除在北京、上海等地區建立大的觀測站外,還在新疆喀什和山東青島建立觀測站。據介紹,“嫦娥一號”衛星到達月球後需要具備3種能力,即衛星本體要對月傾向;衛星帆板必須要對日,獲取能量;衛星傳輸天線要對著地球,而且三種定向必須同時進行。

    趙小津透露,由於距離有38萬公里,因此需要解決地面信號接收能力。目前,除在北京、昆明建造50米和40米的天線接收外,發射中心還採用過去沒採用的大角度機械天線,加強嫦娥一號的信號發射強度。“繞月球一年後,如果衛星還有能量的話我們將讓衛星變軌,衛星從離月球200公里的軌道靠近到離月球110公里的軌道,更加靠近月球探測。由於月球沒有大氣層,在那個距離下,衛星看到的月球相當於在幾米高空看地面一樣精細”。

 

    今天空間天氣非常適宜發射

    昨天下午1時,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研究員張效信接受網友提問,記者就“嫦娥一號”發射天氣問題進行連線採訪。他表示,昨天開始直至下月7日,空間天氣非常穩定,非常適宜衛星發射。

    張效信告訴記者,在6.6倍地球半徑處有一個地球同步軌道,磁層裏麵包括很多空間天氣關鍵的區域,包括讀者熟知的法倫輻射帶,區域內的高能電子、粒子、質子較多,如果高能電子和高能質子的含量過高,流量比較高的情況下,通常會影響衛星的運作。

    但是,針對今天發射的空間天氣情況,張效信説:“今天、明天、後天,空間天氣相對比較平穩。嫦娥一號發射軌道已經在網上公佈,跟傳統的神舟不太一樣,神舟就是700公里的軌道,比較低。嫦娥一號軌道則是從地面一直達到月球的軌道上。因此,衛星先要經過常規天氣,往上是電子層、磁層,然後跨過平地層,再就是磁層頂,再往外就是攻擊波,磁層頂和攻擊波之間是磁殼。衛星在穿過這個區域時,對於這個區域的了解也非常必要。這段時間,一直到11月7日,太陽相對平靜,空間天氣非常有利於衛星發射。

    張效信還告訴記者,“嫦娥一號”在飛行過程中由於飛行距離遠,需要穿越不同區域,輻射帶電磁比較高,在衛星飛行過程中會産生表面帶電情況,如果在複雜的空間天氣中飛行,對衛星本身會産生一定影響。但隨後幾天的空間天氣情況來看,這種影響不會很大。

    “嫦娥一號”存在5大難點

    國防科工委月球探測工程中心主任裴照宇説,“嫦娥”探月工程2004年1月23日立項到今天發射,共走過2270天。期間,我國航太專家攻克了多個技術難關,先後經過方案論證、出樣和發射實施等過程,到2007年1月19日正式進入發射實施階段,這個時間比原定計劃提前了一年。

    裴照宇透露,目前“嫦娥一號”存在5大難點:首先是時區覆蓋問題,全世界分為24個時區,我國佔5個時區,即使派出遠望號探測船,仍有很多時區不能覆蓋,衛星進入這些時區後的遠端監測是一大難點;其次,月球早晚溫差達到300℃,“嫦娥一號”能否適應是專家們研究的難點;第三,在衛星繞行月球的1年裏將會遇到兩次日食,在日食時段內,衛星的太陽能電池板將因無法接觸到陽光而停止工作,轉由蓄電池供電,蓄電池能否在極端溫差下順利輸出電能尚存未知數;第四,此次數據傳輸長度達到38萬公里,這麼遠的距離數據能否順利傳輸也是難點;第五,應用我國新研製的技術去探測未知領域,這對我國空間技術是一個挑戰。

 

    最小參觀者是深圳小天樂

    “嫦娥一號”發射首選時間今天下午18時,報名遊客載至昨天下午基本全部抵達西昌。西昌某旅行社統計人員處向記者表示,1000多名參觀者中,廣東深圳的小天樂是年齡最小的參觀者,僅4歲。

    記者在旅行社看到,小天樂和父親正在辦理報名手續。小天樂的父親鄧先生説,他們倆是專程從深圳趕到西昌看嫦娥一號衛星發射。“我們昨天就到成都,住了一宿,下午才趕上飛機,這次來的人太多,飛機上基本是來看衛星發射,月中的時候聽説‘嫦娥一號’發射可以買票到現場看,就想著帶兒子來見識下。”

    “到時候地面會震動而且聲音很響,你會不會害怕?”小天樂回答説:“不怕,我都看過飛機在旁邊飛了。”據鄧先生介紹,早在不久前珠海航太展上,他就帶小天樂去“見識”了一番。他是一個飛天迷,對於航太展、火箭發射情有獨鍾,“這些東西以前國內沒有看的,現在老百姓可以到現場看,有機會不來看看太可惜。看完發射後我們還可以在這邊玩玩,感受一下當地風情。”

    走出遊行社大門,小天樂看到門前火箭模型,忍不住上前用手摸摸。記者問小天樂知不知道自己要看什麼時,他充滿童真地説:“看火箭,爸爸説可以飛到月亮上去,我長大了也要坐火箭飛到月亮上去玩”。

    5000元包間觀看“嫦娥”

    昨天,距離嫦娥一號發射塔架4公里外的觀月樓和牛頭山山頂的嫦娥一號現場發射觀賞平臺已經插上彩旗,迎接全國各地1000多名觀眾。旅行社還推出5000元豪華包間,用於觀看“嫦娥奔月”。記者了解到,豪華包間位於奔月樓5樓,裏面擺放著一張桌子和5張沙發,前方是透明玻璃,遊客可以坐在包間,邊品茶邊欣賞“嫦娥”飛天。

    據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已有兩個包間被預訂。據介紹,為確保安全,2000名觀看發射的觀眾須購買180元人身意外險、往返車票,並支付導遊費等參觀費用。現場觀眾可以按規定拍照和攝像。

    央視3個頻道直播現場

    在昨日上午的新聞發佈會現場,記者從央視一參與此次發射報道的記者口中得知,今日嫦娥發射時,按照原定的節目時段安排,中央電視臺1套、4套和央視新聞頻道將可能對此次發射盛況進行現場直播。“不過節目安排還沒最終敲定,在節目播放前的前幾分鐘,節目安排也有可能發生調整。”

 
編輯:趙春旭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