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兩岸記者走進金上京博物館 探訪台灣粘氏起源

  時間:2008-01-26 21:25    來源:台灣網     
 
 

記者們站在當時的大金“版圖”上

  台灣網1月26日哈爾濱消息 兩岸親緣,源遠流長。今天兩岸媒體冰雪龍江行的臺灣記者們在採訪阿城金上京博物館意外的發現了有關臺灣的粘氏後裔的記錄。

  兩岸新聞媒體冰雪龍江採訪團一行走進了這座展示金源歷史文化歷史博物館。金源歷史文化包括金太祖陵和金源歷史博物館兩部分,而今天兩岸記者所走進阿城是大金帝國的開國都城金上京之所在,以及滿族先世——女真人的肇興之地。

  經過“22世粘(nian)尚後裔名人錄”時,臺灣媒體的記者驚奇的發現了有關臺灣的粘尚後裔記錄。經工作人員介紹,原來閩、臺“粘”姓之祖為金國大將完顏粘罕,在在臺灣彰化鹿港附近有個頂粘村及廈粘村,其族譜第一代為金朝之開國大將完顏粘翰,其子孫由河南遷山東,再從山東到福建泉州輾轉來臺,現在臺灣粘姓後代好幾萬人。1982年臺灣粘氏宗詞落成,現在臺灣粘氏宗親會會長是臺灣億豐集團董事長粘銘。金上京博物館外面的廣場即為臺灣粘氏宗親所捐建。

  “突然明白什麼就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以前金國女性穿裏面的裙子在現代人看來就是一件時尚的晚禮服,古代的人真的很神奇,很有創造性……”臺灣“中央社”記者周慧盈參觀完莊重的金上京博物館後,感慨油然而生。

  站在序言廳正面是金代在上京稱帝的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太宗吳乞買、熙宗完顏、海陵王完顏亮四位皇帝的石質圓雕胸像,來自臺灣《中國時報》的記者王銘義感嘆道,雖然金國的歷史不是很長,但卻涌現出許多值得讓人感嘆的歷史人物。

    金上京博物館目前全國唯一的一處集中收藏和展覽金代文物的博物館。現館藏金代文物2000余件,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文物達19件。金源歷史博物館佔地五萬平方米,內設九個展廳,地上五個展廳,地下四個展廳。地上五個展廳,包括序言廳,金上京發展歷程展廳、經濟文化展廳、金源文化藝術展廳和金代銅鏡專題展廳。

有關臺灣的粘尚後裔記錄。

記者們認真聽從工作人員講解金源歷史

 
編輯:董潔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