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業者北京旅展搶商機
中國臺灣網 | 頻道首頁 | 專題首頁 | 賀函賀電 | 嘉賓講話 | 論壇簡介 | 現場掠影 | 媒體報道 | 學院概況
字號:
第一屆《北京“臺研論壇”》綜述

  時間:2006-05-18 17:32    來源:     
 
 

  4月23日下午,為期兩天的第一屆《北京“臺研論壇”》學術研討會拉開帷幕。這屆論壇的主題為《臺灣政黨政治發展的回顧與前瞻》。來自大陸、臺灣和港澳地區的80多位著名專家、學者應邀出席了研討會,並提交了50多篇論文。在下午召開的全體會議上,王曉波、吳能遠、楊劍、郭俊次、張顯耀、郭震遠、張麟徵、殷存毅等先後作了主題發言。其他與會專家、學者紛紛自由發言,會場氣氛十分熱烈。

  4月24日上午,出席會議的專家學者分成4個小組進行研討。兩岸學者暢所欲言,各抒已見,達成許多共識,但也不斷擦出“火花”,會場氣氛熱烈而融洽。

  下午,會務組採納了臺灣學者的建議,果斷調整會議日程,安排與會人員就近參觀了香山碧雲寺,拜謁了孫中山先生衣冠冢。兩岸專家學者三五成群,一邊參觀古剎,欣賞香山美景;一邊切磋學術,相互交換意見。就在不久前,率團出席國共“兩岸經貿論壇”的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先生一行,才剛剛來到碧雲寺,拜謁過孫中山先生衣冠冢。

  4月25日上午,研討會再次舉行全體會議,楊劍、楊開煌、毛鑄倫、曾祥鐸4位教授分別代表4個小組報告了本組的研討情況。隨後的自由發言十分踴躍,精彩紛呈,直到午飯時間仍欲語還休。最後,聯大臺研院院長徐博東教授作了總結發言,首屆《北京“臺研論壇”》至此圓滿閉幕。

  研討會結束後,北京市臺辦設午宴招待兩岸專家學者。

  國臺辦、市臺辦等有關方面的領導,以及出席會議的海峽兩岸專家學者,對本次會議給予了高度評價,盛讚聯大臺研院一周年慶典暨第一屆北京“臺研論壇”開得十分圓滿成功,取得了預期的效果。新華社、《人民日報》(海外版)、中新社、中央電視臺、中國臺灣網、《北京日報》、香港《大公報》、《文匯報》、中國評論社、澳門《新華澳報》、臺灣“中央社”、“中央日報”、《中國時報》、《聯合報》、TVBS電視臺、東森電視臺、新加坡《聯合早報》、《海峽時報》等海內外各大媒體對本次會議進行了大量報道,其他數十家海內外媒體予以轉載,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影響力播及海內外。

  聯大臺研院院為籌辦這次會議前後達2個多月的時間。在此期間,籌備工作始終得到了國臺辦、市臺辦以及聯大校領導和各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馮虹副校長親自擔任籌委會主任,校相關職能部門的主要領導出任籌委會委員,指導和協助聯大臺研院做了大量深入細致的籌備工作。通過舉辦這次大型會議,聯大臺研院院組織重大活動的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檢驗,科研人員的素質得到了大面積提高。同時也擴大了北京聯合大學和聯大臺研院院的知名度和學術影響力,為下一步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參觀碧雲寺合影

 
編輯:system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