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業者北京旅展搶商機
中國臺灣網 | 頻道首頁 | 專題首頁 | 賀函賀電 | 嘉賓講話 | 論壇簡介 | 現場掠影 | 媒體報道 | 學院概況
字號:
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常務副秘書長辛旗的講話

  時間:2006-05-18 18:36    來源:     
 
 

  

  尊敬的北京聯合大學的席書記,張校長,高副書記,馮副校長;尊敬的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唐名譽院長和徐院長;尊敬的來自于海峽兩岸的黨政領導及各位嘉賓;尊敬的在座的各位教授和學者們:大家好!

  非常高興今天能夠參加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建院一周年的慶典,在這里請允許我代表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向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建院一周年表示最誠摯的祝賀。

  萬事開頭難,在過去的一年時間里,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在徐院長的領導之下,在短短的時間之內,成績斐然,無論是在整體目標規劃,人才的培養,學術交流的活動以及科研創新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成績,也特別值得我們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學習。在過去的一年里,我會得到了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的大力支持,同時,本會在舉行學術交流過程中也借重了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的學術力量。在過去的一年里,我們在共同的合作當中,在推進兩岸學術交流方面,我們共同地盡了心力,所以在這里我也希望今後我們和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之間的合作能夠進一步深化。

  剛才聽到的各位發言人所講到的對兩岸關係的感慨、感言,我在這里也不禁地想起了目前兩岸關係值得我們大家進一步思考的問題。兩岸關係在未來的兩年時間之內是喜憂參半。今天我們冠蓋雲集,高朋滿座,就像是不久前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先生帶領工商界參加大陸和臺灣共同舉辦的兩岸關係經貿論壇是一樣的作用。那麼就是臺灣的工商界可以用腳投票,我們大陸的學界可以用思想搭建一個共同的平臺。

  剛才鬱主席所發出的感言用我們比較普通的、容易理解的話應該講,我們擁有一個共同的名號是中華,我們擁有一個共同的、歷史的、文化的、地理的,血緣的是中國,我們還擁有一個共同的、永遠都割不斷的血脈就是中華民族。所以在這種基礎之上,我想未來兩岸的任何問題都可以慢慢的解決。

  我想今天參加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建院一周年,我們希望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在這方面能夠給我們提出更多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同時我也祝願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在未來的學術發展當中能夠成為兩岸研究臺灣問題的學術重鎮,同時我們也希望我們共同以時不我與、時不我待的精神推動海峽兩岸的和平與發展,為中華民族的美好未來共盡心力。

  謝謝各位!

  (注:根據錄音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稿件來源:北京聯合大學

 
編輯:system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