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業者北京旅展搶商機
中國臺灣網 | 頻道首頁 | 專題首頁 | 賀函賀電 | 嘉賓講話 | 論壇簡介 | 現場掠影 | 媒體報道 | 學院概況
字號:
臺灣賢德惜福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周荃女士的講話

  時間:2006-05-18 18:34    來源:     
 
 

  各位兩岸親愛的好朋友,大家好!大家早安!

  各位兩岸的領導,兩岸的長官,大家好,大家早安!

  我來自臺灣,所以從我的發言中就可以知道我是臺灣來的“知名人士”。看到現場有這麼多好朋友,不管是臺灣的,還是大陸的,好久不見。在過去的兩三年,以將近五十歲的年齡才來北京清華大學念EMBA,對我來講是很困難的事。因為如此,所以我沒有在包括臺灣甚至大陸、不管是媒體或者是任何公開的場合露面,所以看到很多老朋友非常高興,而且看到大家這麼快樂平安,也為你們祝福!

  昨天晚上到目前為止,我有幾點比較深刻的感受。我能來這里參加這樣的一個活動,第一個我覺得很有意思。剛剛說好久不見,居然因為我們徐院長的安排,讓我能夠在這個地方跟我們的老朋友,尤其是新黨的前主席陳癸淼“委員”,還有新黨的現任主席鬱慕明主席,還有葉耀鵬“委員”、李炳南“委員”,還有包括我們的饒“副院長”等等,大家能夠碰面。因為這個平臺,創造了我們大家再一次見面的機會,感覺非常的溫馨。當然看到了更多的學者、專家和以前在臺灣認識的老朋友。除了這個之外,我個人還有一點感受,我自己本身父親是浙江人,但是母親是臺灣人,我是一半臺灣,一半大陸,從我的內心里面,我其實是既愛臺灣又愛大陸,但是我在臺灣,他們說我是“外省人”,我在大陸,大陸認為我是“臺灣人”。那我來參加這個會,有一個好朋友,徐博東,徐院長,他是媽媽在臺灣,爸爸在大陸,他跟我是一模一樣,半個“臺灣人”,半個“大陸人”。而徐院長在過去五六年來,我和他有蠻多次深入的接觸,和他有比較深刻的交往、交情。去年他終于改所建院了。其實話說五六年前,當我在臺灣把真相電視臺轉型變為兩岸溝通的平臺之後,我第一次帶著我的錄影團隊到大陸來,我第一個訪問的就是徐博東徐院長。當時他是徐博東徐所長,只有單挑一個人的所長,因為所里面只有一個人。我和他有一個長達一個小時的對話,我就把我和他的這個對話在電視里播出,許多臺灣朋友告訴我說,從來沒有見過你能夠跟一個大陸的朋友這樣的對話,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大陸。

  一個人的所長在去年已經改所建院,變成許多人的臺灣研究院的院長。我記得去年在這里,王曉波老師還講過當時是“路邊攤”,在我訪問王老師和徐院長的時候,電視上他倆對話,說當年他是“路邊攤”,現在終于變成“大排擋”,不過今年建院一周年我們看到了儼然“五星級飯店”了。

  去年我和在場的鄭又平老師來參加他的改所建院,我們帶來了一卷錄影帶,那卷錄影帶是“來自臺灣的祝福”,有包括李敖在內,包括我們鬱主席在內,還有好多臺灣的知名人士,不管是“立法院”的、國民黨、親民黨、新黨等等,各黨派的“委員”,還有一些臺灣非常有名的今天在場的很多朋友去年都有參加。那卷錄影帶聽說很多人都覺得是非常好的祝福,也是很好的驚喜。

  今年我也特別帶給大家一個祝賀、一個驚喜,因為我也帶來了另外一個賀電,這個賀電是來自臺灣的王金平“院長”的賀電。我就把這個賀電給大家念一念,也給大家一個祝賀,更給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建院一周年賀詞。(注:賀電內容見前頁)

  去年在這個場合,我們用錄影帶看到了鬱主席在電視上給大家祝賀,祝賀大會勝利成功。今年是王金平“院長”用這樣一個賀電,祝賀大會勝利成功。我們旦願“王院長”明年此時此刻能夠也來到北京給建院兩周年做最大的祝賀,你們說是不是?

  謝謝大家!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周全,謝謝!

  (注:根據錄音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稿件來源:北京聯合大學

 
編輯:system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