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巴文化區

時間:2011-07-06 14:32   來源:台灣網 

  西周時、巴、蜀、苴、氐先民在嘉陵江、白龍江合臺地上,建立奴隸制式國家“昔阝”春秋為古巴國故地。

  巴中近年越來越多的巴人遺跡被發現證明了該地是巴文化區,巴中的“巴”更是證明了與巴的密不可分。

  南充下屬的縣級市閬中市曾經短暫的做過巴國的首都,後來因為與廣元地區的蜀國諸侯國"苴''相接,出於安全考慮巴國很快把首都遷移出去。

  廣元一直是巴國和蜀國的爭奪地,雖然蜀國在廣元地區建立了侯國“苴”,但"苴”國的構成主要是巴民族,故為巴文化區。

  巴中近年來修建的巴人廣場,便是依靠濃郁的本地巴文化得來。達州市宣漢羅家壩的巴國遺跡,證明了達州是巴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廣安被南充和重慶相包圍,自然是巴文化區。

  根據商朝《辭源》巴蜀的界線為現在廣元、資中、沐川為一線,因此資中與沐川為巴文化區,並且還記載巴國區域分佈在現嘉陵江流域,岷江下游,沱江下游,長江上游,因此宜賓、瀘州為巴文化區。

編輯:趙輝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