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老舍茶館“京味文化之旅”臺灣行

時間:2010-09-14 19:00   來源:
  年初由老舍茶館組成的第七屆“京味文化之旅” 文化交流展演團,應臺灣中華中道學會邀請,赴寶島臺灣進行了為期十天的交流、演出活動。訪問團先後在去林縣虎尾鎮布袋戲主題館、臺中耕讀園、臺北縣坪林茶葉博物館、臺北縣淡水紅樓茶館、臺北紫藤廬茶藝館和鶯歌鎮公所進行了四場演出和兩場交流,共有3000人觀看演出。十天的文化之旅引起了島內政界、茶界以及文化界的廣泛關注。老舍茶館奉上的具有濃郁北京傳統文化特色的演出,受到了島內民眾的喜愛和熱烈歡迎。臺灣TVBS電視臺、中天電視臺、東森電視臺、中視電視臺以及中國時報等媒體對此次活動進行了報道。
  作為北京市入島交流的品牌活動,此次“京味文化之旅”赴臺交流主要面向各個階層的民眾,通過演出和交流的形式,介紹北京悠久的歷史和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近距離地讓更多臺灣同胞感受北京文化的魅力,在品味中了解現代的北京。
  今年“京味文化之旅”在保留了往屆活動特色的同時,突顯了更多的茶文化元素。在四場演出活動中既有最具北京代表性的曲藝形式京韻大鼓、含燈大鼓,天橋雜技巧耍花壇,也有川劇變臉、大碗茶琴器樂演奏。這些傳統優秀的表演形式與“奧運五環茶”茶藝表演、龍嘴壺表演等節目輪流演出。它們各具特色,雅俗共賞,贏得了臺灣民眾的喜愛,受到了熱烈歡迎。訪問團的四場演出場場爆滿,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學齡前兒童,還有許多人舉家前來,爭先恐後地一睹為快。
  由五位技藝精湛的茶藝師表演的奧運五環茶藝,將奧運五環加白底六種顏色與中國傳統的六大茶類相呼應,進行了演繹,表現形式新穎,令人耳目一新。用臺灣凍頂烏龍茶(青茶)作藍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美好寓意象徵著海峽兩岸的華夏兒女緊密團結,共同為迎接奧運而努力,使得臺灣同胞非常感動。
  大碗茶琴是老舍茶館獨創的樂器,是由3000多個賣茶水的碗中挑選出32個大小不同、音調各異的碗組成的,演奏出的聲音清脆悅耳,婉轉動聽。此次老舍茶館表演了《前門情思大碗茶》和《高山青》,用京腔京韻展現了北京前門地區的人和事,以及耳熟能詳的臺灣民歌,引起了臺灣同胞的共鳴,博得了場下陣陣掌聲。
  此次赴臺期間,老舍茶館還精心準備了11塊展板。展板以攝影圖片和形式按照時間順序生動地再現了老舍茶館的發展史,同時也從自己的角度巧妙地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京城巨大的變化、當代北京的風貌變遷。很多曾經到過老舍茶館的臺灣同胞在觀看了展板後都非常驚詫于老舍茶館的巨大變化,表示一定要再來這裡品茶看戲。
  第七屆“京味文化之旅”文化交流活動使老舍茶館得到了巨大的收穫。臺灣文山包種茶産地臺北縣坪林鄉發出了邀請,希望老舍茶館能在2007年4月組團參加坪林鄉的採茶節活動;臺北縣淡水鎮百年老店——淡水紅樓茶館、臺灣民窯文化生態園區主動提出要于近期赴北京與老舍茶館洽談在茶餐和陶瓷方面的合作事宜;臺灣中華茶藝聯合促進會則希望今後在中國茶文化的推廣和普及上能與老舍茶館密切合作。
  第七屆“京味文化之旅”文化交流活動之所以能夠取得圓滿成功,離不開京臺兩地同仁的通力協作,北京市臺辦的親自關注和指導,以及北京市宣武區臺辦和宣武區國資委的大力支援。這種以文化為嚮導,貼近百姓、面對面的形式擴大了宣傳面,起了潤物細無聲的作用,拉近了大陸與臺灣的距離。同宗、同祖、同源、同根的文化背景,促成了兩岸良好的交流,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參加活動的每一個人,都有一種兩岸一家的感覺。離別時,大學都在説同一句話:“希望我們早日再相聚,不論是在北京還是在臺灣。”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