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胞遊恭王府 笑稱要將“福氣”帶回臺灣

時間:2010-06-12 10:24   來源:台灣網

  恭王府始建於乾隆四十一年,即1776年,時稱“和第”,先後有和珅、慶僖親王永璘、恭親王奕訢等人居住,並於奕訢居住時更名為“恭王府”,沿用至今。(台灣網 肖燕 攝)

  台灣網5月31日北京消息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今天上午,70余位來自各地臺商投資企業協會的會員及臺灣島內遊客興致勃勃地參觀了北京市著名旅遊景點——恭王府,當得知恭王府內有清朝康熙皇帝御筆題寫的“福”字,臺胞們笑稱要將這裡的“福氣”帶回臺灣。 

  恭王府位於北京西城區前海西街,是中國現存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代表著中國的王府文化。恭王府始建於乾隆四十一年,即1776年,時稱“和第”,先後有和珅、慶僖親王永璘、恭親王奕訢等人居住,並於奕訢居住時更名為“恭王府”,沿用至今。

  相傳康熙一生酷愛書法,雖然他的書法極佳,卻很少題字,所以康熙御筆在歷代皇帝的筆墨中最少,也就有了“康熙一字值千金”的説法。而恭王府內的“福”字碑上的“福”字不僅為康熙御筆題寫,剛勁有力、頗具氣勢,更為珍貴的是在碑的右上方,刻有“康熙御筆之寶”的印章,因此此“福”字被譽為“天下第一福”。

  “福”字碑隱于密雲洞中,謂之“洞天福地”,有“多田、多子、多才、多壽、多福”5層含義。當導遊告知臺胞們來北京旅遊必做的三件事為登長城、吃烤鴨、摸恭王府的“福”字時,臺胞們笑稱一定要好好摸一摸,將這裡的“福氣”帶回臺灣。

  據了解,慶祝北京臺協成立20週年的慶典活動今天下午舉行,包括此行遊覽臺胞在內的近500名嘉賓將共聚一堂,為北京臺協慶生。(台灣網記者 肖燕)

  70余位來自各地臺商投資企業協會的會員及臺灣島內遊客正在北京市著名旅遊景點——恭王府參觀。(台灣網 肖燕 攝)

  恭王府內著名景點——滴翠岩,康熙御筆題寫的“福”字藏于岩內洞中。(台灣網 肖燕 攝)

  恭王府花園內的漢白玉石拱門,形制倣圓明園中大法海園門所建,具有西洋建築風格。(台灣網 肖燕 攝)

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