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坡民俗風情遊

時間:2010-08-12 13:31   來源:北京TRS資訊技術有限公司

  弄平古炮臺- -平孟口岸- -舊村哨所- -坡曼瑤族新村- -白雲山原始森林公園- -老虎跳- -金三角- -縣城- -黑衣壯吞力寨

  一、弄平古炮臺

  位於那坡縣平孟鎮平孟村弄平屯附近一座海拔1000多米的山頂上,與邊境線直線距離不到200米。它建在一座三面懸崖陡壁,只有一面用人工開鑿的羊腸小道通向山頂。炮臺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東興至那坡廣西沿邊三級柏油路在山間盤旋。該景區與那坡縣城距離7 8 k m ,與平孟鎮政府及平孟二級口岸距離2k m ,是廣西中越邊境公路旅遊帶上具有軍事戰略意義的重要景點之一 。

  弄平古炮臺,是清朝廣西提督蘇元春于光緒2 2 年(1 8 9 6 )建成的邊關戰地防禦遺跡,也是蘇元春在廣西邊境上構築的1 6 5 個炮臺中施工難度最大因而最後竣工的一個。現已被列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革命傳統教與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登上古炮臺,極目遠眺,中越邊寨山山水水全在腳下,可謂美麗風光盡收眼底,一覽無遺。

  二、平孟口岸

  平孟口岸位於那坡縣平孟鎮最南端的中越邊境1 1 4號國界碑一側,距那坡縣城7 3 公里。目前,該口岸正在爭取由國家二級口岸升為一級口岸。平孟口岸歷史悠久,早在清光緒十一年(1 8 8 5 年)開市,是中國西南各省市通往東南亞的重要貿易通道。一百多年來,雙方邊民自由往來經商,邊境貿易十分紅火,享有“小香港”之美譽。從平孟口岸到越南高平市為5 0 公里,沿途山青水秀,風光秀麗。主要景點有北坡越南革命聖地、胡志明紀念館、高平法國教堂等。通過平孟口岸,還可以到越南的河內、下龍灣、海防等地領略異國風情。

  三、舊村哨所

  舊村哨所位於那坡縣平孟鎮舊村村東南側的一座山頂上,海拔8 2 5 米。創建於1978年10月,正是對越自衛反擊戰前期。初建時屬於臨時哨所,1 9 7 9 年3 月改為國防民兵哨所,2 0 0 1 年重修。該哨所主要擔負著中越邊境1 1 6至118號國界碑18 公里地段的戰備值勤、邊境巡邏、觀察警戒、設伏守卡和防禦等任務。建哨至今,該哨所先後有2 人榮立二等功,1 4 人榮立三等功;7 3 人受嘉獎,8 4 人被人民武裝部記集體三等功1 次;1 9 8 4 年至1 9 8 8 年和1 9 9 2 年被百色軍分區、縣人民武裝部評為先進哨所;1 9 8 7 年被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授予“全面建設模範哨所”榮譽稱號。該哨所為軍事要地,工事完備,是一處難得的國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四、坡曼民族新村

  坡曼民族新村位於平孟鎮念井村南面,臨中越1 1 8 號國界碑而居。全村共有1 9 戶9 4 人。為了安置2 0 世紀70年代末因戰爭後撤的瑤族邊民回遷邊境居住重建家園,守邊固土。2 0 0 1 年5 月,那坡縣黨委、政府決定,動員原戰後撤的邊民遷回邊境線居住。回遷的瑤族邊民共2 0 戶(其中壯族1 戶)9 7 人,新村分別給每戶建設1 2 2 平方米兩層磚瓦結構八角樓一座,同時建好水電、廣播電視、沼氣池以及校舍、球場、榕門、觀景臺等配套設施,總投資6 1 萬元。

  新村于2 0 0 1 年1 2 月3 0 日正式落成,2 0 多年使失去家園的瑤族邊民,在2 1 世紀初年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重要時刻,得以重返家園,入住新居。坡曼民族新村的建成,極大的改善了回遷邊民的居住條件,增強了邊境地區人民熱愛邊疆、固守邊疆、建設邊疆的信心。

  五、白雲山原始森林公園

  位於平孟鎮西南部,距平孟鎮府所在地2 3 公里,東興至那坡貼邊三級柏油路緊貼林區而過,林區南部與越南接壤,邊境線長達2 5 公里,境內山脈呈南北走向,山谷幽深,懸崖陡峭,海拔8 0 0-1 2 0 0 米。林區總面積4 0 8 7 5 畝,森林覆蓋率8 5 % 以上,屬喀斯特地貌,常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 ,年均氣溫1 8 . 7 C ,降水量1 4 2 2 毫米。1 9 8 2 年經廣西區人民政府批准為自然保護區。林區以硯木混交林為主,是那坡縣硯木的主要産地之一。常見的樹種有黃牙果、朴樹、石山樟、栲類、原殼桂、黃杞、短葉黃杉等,有些樹齡已逾千年。藥用植物以花椒蘊藏量最大。油料作物有油瓜、烏欖、蝴蝶果等。 棲息的珍貴野生動物主要有蟒蛇、穿山甲、獼猴、林鹿、水鹿、大靈貓、小靈貓等。公園林區不僅景色秀美,植被茂密,珍稀動植物資源豐富,有著粗獷而幽靜的原始風情。

  六、虎跳峽景區

  俗稱老虎跳位於那坡縣百省鄉貴港新村與百南鄉上蓋水電站之間的那孟河畔,東興至那坡沿邊三級柏油路穿越其中,交通便利,可銜接那坡縣及廣西中越邊境公路旅遊帶各景區區域旅遊網。

  老虎跳景區屬砂頁巖層斷裂帶中山地貌類型,中間夾雜少量石灰岩石山,山巒連綿,溝谷幽深,地形複雜。該景區的旅遊資源特色是“邊陲天塹,峽谷畫廊;邊關風俗,苗族風情”,擁有險峻幽深的溪河峽谷,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區及特色是明顯的苗族風俗與動聽的民間傳説典故等,融“山、水、林、峽、邊關民族風情”于一體,具有雄、險、奇、秀、幽、野等景觀特徵,是邊境公路旅遊帶上具有較高旅遊開發價值的生存型自然山水風景區。

  七、金三角

  金三角位於那坡縣百都鄉弄合屯,是中國廣西、雲南和越南河內宣省的交界處。長期以來是中越民間通貿集市。標誌性建築是“廣西邊境建設大會戰紀念樓”。再往前1 公里是東興至那坡沿邊三級柏油路的終點。終點處有瀑布,高約1 0 米,寬約3 米,常年奔流尤為壯觀,金三角沿邊路段的兩邊山青水秀,有很大的觀賞價值。距沿邊路終點3 公里處,有一片熱帶山地 原始森林,總面積4 8 平方公里,高原岩峰3 1 座,林區溪流甚多,水源豐富,是越南 塑河的主要源頭之一,為“廣西自然保護區”。

  八、黑衣壯吞力寨

  黑衣壯居住在那坡縣北部大石山區,共有5 萬人口,吞力寨只是其中的一個自然村落,距縣城1 4 公里,有5 7 戶人家,3 2 0個人口。黑衣壯生性浪漫、熱情大方、勤勞樸實,生活形態在壯族各支系中保留得最古樸最傳統:黑頭巾、黑衣服、黑褲子、黑裙子、黑布鞋,從頭到腳都是黑色,黑裏透紅,光滑細緻;佩帶的銀飾在黑中閃耀,十分動人。黑衣壯的房屋為典型有幹欄式建築,石礅幹欄,獨幢成行別具一格;黑衣壯的山歌旋律悠揚飄逸,語言生動形象,曲調高亢嘹亮、委婉動聽,享“天籟之間”之譽。神秘的喪葬文化“平棺葬”,甚稱一絕。奇特的禮儀節日、飲食起居、服飾裝束、山歌舞蹈、宗教信仰,無不展示了黑衣壯古樸的風土人情。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