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

時間:2010-08-12 14:04   來源:廣西民族博物館

  其先民是古僚人。在唐宋史書中,有“仡佬”、“葛佬” 、“仡僚” 、“革老” 等稱謂 ,統稱“僚”。“仡佬”是“僚”的轉音 。 新中國成立後,稱為仡佬族 。

  清雍正年間 ,廣西仡佬族從貴州遷入 ,主要分佈在隆林各族自治縣的德峨、蛇場等鄉 。據史書記載,仡佬族男子穿青色或藍色開襟無領長袖長衫,係十多顆布紐扣 。婦女上穿及腰短衣,上繡鱗狀花紋袖背,下穿無褶長桶裙。裙分三段,中段用羊毛織成,染成紅色 ,上、下兩段多用麻織 ,一般有青、白色條紋,外罩青色無袖長袍,長袍前短後長 ,均繡有花紋,穿時從頭上套下,腳穿鉤尖鞋。今男子多穿對襟衣。男女均以長帕包頭。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