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辛卯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 這一歸血脈交融

時間:2011-04-26 14:03   來源:東方今報

  “三月三,拜軒轅。”這一中華民族古老習俗近幾年在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的弘揚推廣下,越來越為海外華人華僑認可,每年也有越來越多的炎黃子孫在農曆三月三到新鄭黃帝故里拜祖祈福。

  昨天,在拜祖大典現場,無論是嘉賓還是普通人,一句句生動的話語,一件件鮮活的小事,無不展現著大家一個共同的心聲:禮拜人文始祖,祈福中華盛世。□

 

【心聲】

 

  張昭雄:典禮為中國崛起出力

  在拜祖大典開始前,親民黨副主席張昭雄在祈福樹下接受了媒體採訪。談到對河南的印象時,張昭雄説,以前來過河南一次,這次是第二次了。“這裡動輒都是千年以上的文化,所以我的印象十分深刻。”張昭雄微笑著表示。

  “河洛文化,是臺灣的根文化,我就是河洛人。”張昭雄還詳細舉例説,我們講的都是河洛話,比如,你們這裡叫做“鍋”,臺灣卻叫做“鼎”,這個鼎就源於河南;你們這裡叫做“衣服”,臺灣叫做“衫”;你們這裡的“男人”,在臺灣稱為“郎”……

  “可以説,這些都是從中原傳過去的文化。”張昭雄高興地説,“這次到河南,感覺回到了家。”

  “今年我陸陸續續看到更多臺灣人加入這個大典。”張昭雄説。從前臺灣尋根于福建,現在則尋找到了河洛文化。典禮的意義非常深刻,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兩岸,還在於中國子孫要團結一致,它在中國崛起的過程中能貢獻力量。“這6年間,每一年河南都花費了很大的力量辦這個大典。”張昭雄表達了對大典組織者的讚揚。

  “我想今年和以後會看到更多的臺灣人來河南投資興業”,張昭雄還表示,我們更早的祖先是從河洛這裡走出去的,所以大家要團結一致,在中國崛起當中貢獻一點力量。

  對兩岸媒體聯合對黃帝故里拜祖大典進行報道,張昭雄表示非常高興:“我想,(大典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大!”馬來西亞僑胞:支援“中原經濟區”“我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拜祖儀式,馬來西亞沒有這樣的傳統,能來參加拜祖我非常高興”,馬來西亞馬六甲州政府行政議員顏天祿告訴記者,雖然是第一次參加拜祖,但是在馬來西亞的時候,看過中央電視臺對拜祖的直播,所以對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並不陌生。“很多僑胞都很想來參加這個活動,所以這一次,我是帶著一個代表團來的”,顏天祿説,這次帶著很多青年才俊來拜祖,是有投資意向的。“我認為鄭州這幾年的發展非常好,特別是現在河南提出了中原經濟區的建設構想,這是一個很大的商機”,顏天祿説,也希望能夠帶更多的海外投資者來河南這片熱土投資興業。

  顏天祿還告訴記者,他是從網路上看到河南要建中原經濟區新聞的,但是馬來西亞對於中原經濟區的了解還非常有限,下一步,他想邀請河南方面的有關單位到馬來西亞去做客,召開解説會、講解會,讓更多的馬來西亞人了解“中原經濟區”,了解河南的發展近況,從而吸引更多的投資者來河南。玉樹藏族同胞:黃帝絲巾很像哈達“我希望社會和諧、世界平安、吉祥如意”,昨天上午,玉樹州地稅局工會副主席洛才仁也來到拜祖現場,為玉樹和河南人民共同祈福。

  去年4月份,藏族黨員洛才仁曾經在玉樹地震中英勇救人,他也因此被邀請參加了昨天的拜祖大典。洛才仁説,黃帝絲巾很像他們的哈達,代表了聖潔和吉祥,參加拜祖也是為了祈福,他表達了對同胞們的祝願:“祝福河南,祝福玉樹,祝福中國,平安吉祥!”

【花絮】

 

  “敬業”的李谷一“這個人咋這麼眼熟呀”、“長得真像李谷一”、“不會真的是李谷一吧”……昨天上午,在拜祖大典現場最後排,一位坐著的女士引來不少來賓和市民的議論。“比電視上瘦”、“比電視上年輕”……得知眼前的這位女士就是李谷一後,人群中又是一陣小聲議論,繼而有來賓已經不滿足於議論了,有相機的按起了快門,沒相機的則拿起手機猛拍,膽子大的乾脆上前蹲在李谷一前面合影。

  記者在旁邊觀察,10分鐘內,有7個來賓跑上前蹲在李谷一面前合影,為配合這7個粉絲,李谷一也面對鏡頭笑了7次,而且每次笑得都很燦爛。

  現場一位來賓感嘆道:當個明星真不容易,對待粉絲們,李谷一真可謂是敬業呀。“虔誠”的Mike

  在昨天的拜祖大典現場,一個特殊的嘉賓引人注目,這位高鼻梁、藍眼睛、白皮膚的高個男子胸前戴著黃帝絲巾,滿臉虔誠。

  該男子叫Mike,美國人,是一家香港公司的僱員。“我以前從來沒有聽説過黃帝,但我很喜歡中國文化,昨天聽公司的人説起拜祖大典,我就要求和他們一塊兒來,我是懷著很虔誠的心情來拜祖的。”Mike通過翻譯告訴記者。“我知道今天對中國人來説是個特殊的日子,我的心情也很激動,我第一次來,感覺很震撼、很特別”,Mike通過翻譯向記者表達他的心情。“困惑”的朱力安朱力安,一個很中國的法國人,1979年出生的朱力安,出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喜愛,于2002年來到了北京。如今,已經成為名人的朱力安在中國也擁有了三個身份:大提琴演奏家、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持人和相聲演員。

  昨天上午,在拜祖大典現場,朱力安的身份是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持人,正是在朱力安的連線直播下,辛卯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盛況通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電波傳到世界各地。“我來過河南很多次,2009年我還參與了河南衛視春晚的主持工作呢”,和河南的廣電媒體記者在一塊兒,朱力安的這席話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説起拜祖大典,朱力安眉飛色舞,直言道“這是一種文化、一種心情”,看來,中國通的他為這次直播做足了功課。

  當問到法國有沒有類似的活動時,朱力安一臉困惑,説道:法國沒有這種傳統,法國人不知道去拜誰。71歲老人拍照忙“我很多朋友都沒有來,所以我要把過程錄下來給他們看”,昨天的拜祖現場,來了很多“酷拍族”,很多人都拿著DV或者相機,拍攝了拜祖的每一個細節。“我要把照片放到網上,給家人及親朋好友看”,參加拜祖的鄭州市71歲市民張保良在老伴的攙扶下,趕到新鄭參加拜祖大典。

  雖然行動有些不便,但是張保良卻非常有興致地趕到拜祖現場的每一個角落,拍下自己認為有意思的照片。

  他説,家裏人因為有別的事情來不了,他要把現場的照片拍下來,回去放到網上,永久保存。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