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1980至1989陜西省各界公祭黃帝陵祭文

時間:2011-04-02 14:50   來源:林氏宗親網

  1980年陜西省各界祭文

  維我始祖,赫赫颺颺,根深葉茂,源遠流長。奠中華民族之初基,啟華夏文化之曉光。“人文初祖”,功德輝煌,亙韆鞦而愈烈,歷萬世而益昌。維我始祖,勤勤懇懇,不畏強暴,酷愛和平。協和百族,輯睦四鄰,兆民以安,四方以寧。洵洵美德,淪肌浹骨,傳之五千餘年而愈益發揚光大,恢廓昌明。黃帝子孫,秉此懿德,團結自強,生生不息。歷經五千餘年,我中華民族已蔚然成為佔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偉大民族,並以其悠久之歷史與優秀之文化,對世界文明和人類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當前,春滿人間,朝陽如火,祖國大地,欣欣向榮。凡我黃帝子孫,華夏后裔,緬懷先民艱苦創業之精神,展望祖國光輝燦爛之前景,豪情壯志,一往無前。誓當踔厲奮發,加倍努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同心同德,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為人類做出更大貢獻,以此告慰于我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之靈。

  陜西省暨黃陵縣各界人士祭掃黃帝陵

  黃帝之陵。巍巍帝陵,鐘靈毓秀。陵園祭亭,綠檐紅柱,雕梁畫棟,兩邊柱子上懸挂著一副對聯,上聯是:十萬萬黃帝子孫齊心共奔四化;下聯是:五千年文明古國寰宇同讚中華。省、地、縣分別向黃帝陵墓敬獻花籃和花圈。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孫作賓主祭,副省長談維煦、省政協副主席范明、胡景通等陪祭。知名人士、臺胞、歸國華僑以及黃陵縣工人、農民、知識分子、機關幹部、學生等各界群眾代表參加了祭掃活動。延安地區行署專員李森桂在祭掃儀式上恭讀祭文,談維煦副省長講了話。他説,清明是一個懷祖思親的民族節日。在這一天,華夏后裔,黃帝子孫,不論身在何方,無不翹首引頸,共寄愛國思鄉之深情。當我們在此祭掃黃陵之際,尤其對一水之隔的臺灣骨肉同胞深切懷念,不勝依依。他希望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臺灣同胞、海外僑胞以及一切愛國之士都要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實現四化和祖國統一大業,立民族大志,樹一代新風,振奮精神,團結戰鬥,同心同德,並肩前進。

  1981年陜西省各界祭文

  西元1981年4月5日,節屆清明,日暖風熏,陜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陜西省人民政府、陜西省政協、延安地區行政公署、黃陵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黃陵縣人民政府暨各界代表,敬備鮮花雅樂,祭掃始祖軒轅黃帝之陵,雍雍穆穆,鐘鼓和鳴,追遠撫今,竭其虔誠。赫赫元祖,草創文明。衣被華夏,冠蓋群倫。澤施後世,永播芳馨。綿綿瓜瓞,秉此懿行。豈無險阻,終獲夷平。豈無離亂,終復康寧。根之深矣,枝葉紛披;雖則紛披,源終為一。

  源之遠矣,溝澮縱橫;雖則縱橫,源終不竭。偉哉中華!生生不息。崑崙之墟,大洋之濱,燦如朝陽,吾土吾民。赫赫元祖,有為有則。惠在人間,功高日月。既顯既揚,亦欽亦格。綿綿瓜瓞,秉此懿德。豈無齟齬,終歸和協。豈無干戈,終化玉帛。根之深矣,枝葉紛披;雖則紛披,根終為一。源之遠矣,溝澮縱橫;雖則縱橫,源終不竭。偉哉中華!凝聚有力。是民族之大節,亙千古而愈烈。巍巍帝陵,毓秀鐘英。山環水抱,翠柏雲屯。年年此日,瑞靄繽紛。凡我華裔,黃帝子孫,縱在天涯,或處海角,無不翹首引頸,慷慨陳情。喜看繁花似錦,大地春深,願為祖國富強、民族昌盛、社會文明而盡其能。發五千年悠久文化之輝光,振十萬萬神州赤子之心聲,立民族大志,樹一代新風,敢以一個新的愛國主義熱潮之蓬勃興起,偉大祖國社會主義事業之勝利繁榮,告慰于我人文始祖暨列祖列宗赫赫之靈。

  陜西省暨黃陵縣各界祭掃黃帝陵

  1982年陜西省各界祭文

  巍巍黃陵,虎踞龍騰,清流毓秀,翠柏凝峰。歲歲清明,霞光蔚英。凡我華裔,黃帝子孫,莫非手足,誼屬同根。振興中華,同心同德;何懼險阻,愚公精神;何畏權霸,壯志淩雲;繁榮昌盛,同耘同耕;高度文明,共立共興;十億華胄,萬里神州;普天同仰,眾志成城。以祝以告,致其虔誠。並敢以五講四美之新風,播綿綿瓜瓞之芳芬,既告慰于我黃帝暨列祖列宗赫赫之靈,亦以抒愛國之素志,發民族之心聲!大哉軒轅,人文始祖,萬代韆鞦,永垂不朽!緬懷始祖愛國一統

  陜西省各界人士清明恭祭軒轅黃帝陵

  1983年陜西省各界祭文

  巍巍橋陵,虎踞龍騰,清流毓秀,翠柏凝春。時屆清明,霞光蔚蘊。凡我華裔,黃帝子孫,莫非手足,誼屬同根。統一祖國,四海和衷;振興中華,屹立亞東;何畏險阻,誓作愚公;何畏權霸,壯志淩雲;工農增産,文化繁榮;十億兒孫,創造圖新。以祝以告,致其虔誠。並以五講四美三熱愛之新風,改革體制,活躍經濟,遵行憲法,團結各族,全面開創新局面,建設高度民主,高度文明。既告慰于我人文始祖暨列祖列宗赫赫之靈,亦以抒愛國之志,發揚民族之偉大精神!

  陜西省各界清明節祭掃黃帝陵

  巍巍橋陵,蒼松翠柏,春雨霽霽,更顯得鬱鬱蔥蔥。11時許,祭掃儀式在黃帝廟舉行,陜西省省長李慶偉主祭,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張策、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熊應棟、省政協副主席胡景儒等陪祭。在古樂聲中,李慶偉等同志,黃陵縣人大常委會、縣政府、縣政協的負責人,省臺胞、臺屬和省青聯的代表先後向黃帝靈位敬獻了花籃、花圈。在向中華民族的始祖三鞠躬後,延安行署專員高樹岐恭讀祭文,李慶偉、胡景儒先後講話。他們在講話中説:五千多年前,軒轅黃帝率領聰明、勤勞、勇敢的先民,以大無畏精神,大膽創造,使我國的歷史進入了文明時代,爾後,子孫後代不斷爭光添彩,終於創造了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文化,使我國成為舉世稱頌的東方文明古國。今天我們處在新的歷史時期,更要為祖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做出新的貢獻。在祭掃黃帝陵的時候,我們更加懷念臺灣的父老兄弟姐妹,臺灣同胞和大陸人民同根同源,祖國統一是我們的神聖大業。我們要以民族大義為重,攜起手來,為實現祖國統一、振興中華宏圖而奮鬥。

  1984年陜西省各界祭文

  巍巍橋陵,虎踞龍騰,清流毓秀,翠柏凝春。歲歲清明,霞光蔚蘊。凡我華裔,黃帝子孫,莫非手足,誼屬同根。統一祖國,共同願望;振興中華,四海一心。何懼險阻,愚公精神;何畏權霸,壯志淩雲。昌盛繁榮,同耘同耕。萬里神州,團花織錦;十億兒孫,眾志


  成城。以祝以告,致其虔誠。並敢以五講四美三熱愛之新風,改革體制,活躍經濟,遵行憲法,團結人民,全面開創新局面,建設高度民主,高度文明,既告慰于我人文始祖暨列祖列宗赫赫之靈,亦以抒愛國之素志,發民族之心聲!

  陜西省各界代表公祭黃帝陵

  1985年陜西省各界祭文

  滔滔黃河,九曲東流;巍巍橋山,虎踞龍蟠。山環水復,拱衛龍馭;松柏虬髯,黛色參天。蒞臨聖土,心事拿雲;念我始祖,創業維艱。教民種黍,挈婦養蠶;服牛乘馬,車具指南。文字禮樂,五音齊全;武功赫赫,文治爛爛。明民共財,諸侯鹹服;普天同樂,河清海晏。披荊斬棘,自強不息;人文初祖,功若日懸;恩及九州,光照宇寰。山高水長,澤被後代;雲蒸霞蔚,蔭我兒男。今我華夏,再次騰飛;十億神州,劈浪揚帆。勇於開拓,銳意改革;富國富民,夙志彌堅。黃帝子孫,龍的傳人;一脈相承,誰不思根!祖國昌盛,遊子心願;統一大業,人心切盼。一國兩制,港事已決;崑崙阿裏,早期團圓。億兆一心,聯袂奮起;繼往開來,光我祖先。風雲雷雨,中流砥柱;世界和平,賴依杠桿。煌煌業績,永葆青春;泱泱民族,屹立如山!祭祀告成,伏維尚饗!

  陜西省各界群眾公祭黃帝陵

  1986年陜西省各界祭文

  維西元1986年4月5日,和風駘蕩,萬物復萌。陜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陜西省人民政府、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陜西省黃陵縣委員會暨各界代表、臺港澳同胞和海外華僑,謹以鮮花雅樂之儀,敬祭于軒轅黃帝之陵曰:時值清明,恭謁橋陵。緬懷始祖,開創文明。立國訖今,五千春冬。一脈賡續,百代相承。今者,社會主義新時期,古國歷史新里程。興改革之春風,浩浩蕩蕩;展四化之宏圖,熠熠煌煌。內則活躍經濟,國力昭蘇,民生日臻康阜;外則實行開放,文化交流,科技載播揚。舉賢任能,馬空冀北;撥亂反正,立法備章。披心相付,國際地位日高;自強不已,民族精神發揚。凡我華裔,莫不誼切苔岑,同榮共辱;更應奮發蹈厲,戳力同心。或居河淮南北,或處臺港五洲。舉視崔嵬之黃陵,儘是軒轅子孫;仰瞻參天之黛柏,俱乃同氣連根。明月尚有圓時,家國豈可久分?金甌無缺,人同此心;振興中華,匹夫共任。祖國昌盛,萬民樂業;伯歌季舞,同慶昇平。泱泱華族,永永無間;鍥而不捨,信而有徵!俾能上無忝于先祖,下無愧於後人。悠悠自情,敢告始尊。尚饗!

  陜西省各界代表隆重公祭軒轅黃帝陵

  1987年陜西省各界祭文

  皇皇元祖,繼武羲農。崛起神州,斬棘披荊。諸侯賓服,百姓康寧。大展鴻猷,始肇文明。功高萬代,澤被後昆。綿綿瓜瓞,鹹秉懿行。建功立業,虎躍龍騰。光輝歷史,越五千春。引吸彌巨,凝聚日增。子子孫孫,繼繼繩繩。世居本土,永播清芬。流寓海外,亦皆尋根。時逢盛世,節屆清明。瞻望橋山,霞蔚雲蒸。心香億方,恭獻黃陵。緬懷往烈,誓振天聲。共興華夏,壯志淩雲。四化宏業,鼓舞群英。雙百方針,花放鳥鳴,邃密群科,勇攀高峰。開發智力,選賢任能。四美教育,蔚成新風。改革深化,除舊布新。開放收效,取精用宏。加強法制,正氣愈伸。發揚民主,眾志成城。艱苦創業,克儉克勤。文化昌盛,經濟繁榮。一國兩制,五洲共欽。祖國一統,華胄同心。崑崙毓秀,黃河澄清。美好現實,錦繡前程。人歌樂土,史著豐功,敬告我祖,以慰威靈。尚饗!

  1988年陜西省各界祭文

  于赫元祖,敦敏聰明。生乃龍顏,馭龍升天。造我華族,胄衍祀綿,萬代相承,龍脈永傳。創我人文,備物致用,澤垂後昆,恩被瀛寰。於今赤縣神州,臺澎港澳,盡乃龍之傳人;九垓八荒,五洲萬國,鹹仰龍之文明。時維龍年,節序清明,和風送暖,萬戶祀。古柏參天,虬枝蟠屈,如瞻軒轅之威儀;絲竹並陳,鼓樂齊鳴,恍聞雲門之雅奏。緬懷先祖,創業維艱。今我後人,誓弘龍威。夙夜黽勉,自奮自強。改革九年,國運日昌。經濟繁榮,民生康阜,地盡其利,人樂其業。政治民主,同心同德。法制日臻周備,文教益見昌隆。全面開放,取其精粹。一國兩制,華胄歸心。海峽兩岸,交往漸密。統一偉業,計日程功。告慰我祖,尚其歆格!

  陜西省暨黃陵縣各界恭祭軒轅黃帝陵

  1989年陜西省各界祭文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值此己巳季春孟夏之際,望我神州大地,祁祁甘雨,膏澤流盈,紫氣氤氳,祥風惠暢。凡我祖先廬墓所在之地,無不人流接踵,崇禮惟謹,緬懷如儀,至竭至誠。詩曰:“清明祭掃各紛然”,即描繪此情此景。悉聞:“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盛德在禦,四靈可畜。惟我始祖于列祖列宗中之至尊至上,耿光大烈,人神共仰。乾坤締造,披荊拓荒。艱難玉成,文明肇創。櫛風沐雨,澤被四方。啟滯導生,萬物滋暢。功蓋日月,義滿天壤。峻德彌績,弘大無量。迨自橋山馭龍升天之後,陵寢安息于茲。亭亭物表,皎皎霞外,廟貌天下,香煙不絕,致祭之儀爾來千百載矣。凡我黃帝子孫,華夏裔胄,或置身國內,或漂泊海外,于風雨黃昏之日,抑春風得意之時,無不視黃帝陵若心中聖地。意往神馳,魂牽夢繞,日日夜夜,念茲在茲!故清明祭掃,首當拜謁者,蓋我始祖黃陵之龍馭也。

  茲當稟告者,我華夏自八十年代步入改革開放,已屆十載。多難興邦,政通人和。碩果纍纍,舉世矚目,億萬同胞,笑逐顏開。始祖欣聞,亦當頷首,英靈慰藉,是所至待。然事物發展,恰如江河奔流,有龍騰魚躍,亦有沉渣泛起。惟改革之舉,銳不可當,四化偉業,人心所向。自去歲始,治理整頓,初見成效;廉政建設,深孚眾望。滌瑕蕩穢,弘揚文明,深化改革,振興經濟。承我始祖之佑,十億赤子之博,俾使我中華民族國富民強,永遠屹立於東方。欲達此目的,須喚起我炎黃子孫,眾志成城。所幸“一國兩制”之舉,已博港澳同胞之望歸。為祖國統一大業早日實現之計,惟願臺灣當局當速摒棄“三不”政策,發展兩岸交流,促進和平統一,共商國事。願始祖神佑,民族和睦,華夏昌盛,勢所必至,時不我待。坦誠之言,惟望思行。

  沮水淙淙,橋山蒼蒼,始祖恩澤,山高水長,遙念始祖,朝夕難忘。祭祀大成,伏維尚饗!

  陜西省暨黃陵縣各界恭祭軒轅黃帝陵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