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兩黨代表祭黃陵

時間:2008-04-07 01:26   來源:林氏宗親網

  1937年,正值抗日戰爭高潮,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産黨分別委派官員,共同於四月五日前來陜西省黃陵縣致祭中華民族元祖──軒轅黃帝,這對推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喚起四萬萬民眾堅決抗擊日本帝國主義,"還我河山,衛我主權",拯救危難的中華民族,起到了巨大的歷史作用,因而被載入了史冊。四月五日黎明,旭日東昇,萬里晴空,初春的陜北高原,顯得格外生氣勃勃。橋山之上六萬餘棵古柏鬱鬱蔥蔥。黃帝陵墓前香煙繚繞,供品祭器擺設莊嚴整齊。上午十時,中國國民黨特派委員張繼、顧祝同;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特派陜西省政府主席孫蔚如;中國共産黨、蘇維埃政府主席毛澤東和中國人民抗日紅軍總司令朱德,派代表林祖涵(即林柏渠),各自攜帶祭文,同步來到橋山,列隊鳴炮致祭,並各自宣讀各黨的祭文。

  國民黨中央黨部祭文雲:

  維中華民國二十六年民族掃墓之期,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追懷先民功烈,欲使來者知所紹述,以煥發我民族之精神,特派委員張繼、顧祝同,馳抵陵寢,代表致祭于我開國始祖軒轅黃帝之陵前曰:粵稽遐古,世屬洪荒;天造草昧,民乏典章。維我黃帝,受命于天:開國建極,臨治黎元。始作制度,規距百工,諸侯仰化,鹹與賓從。置歷紀時,造字紀事;宮室衣裳,文物大備,醜虜蚩尤,梗化作亂;愛誅不庭,華夷永判。仰維功業,廣庇萬方;佑啟後昆,恢廓發揚。追承績猷,群情罔懈;保我族類,先靈攸賴。懷思春露,祀典告成;陳斯俎豆,來格來歆!尚饗!

  國民政府祭文雲:

  中華民國二十六年,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特派陜西省政府主席孫蔚如,謹以香醴庶羞代表敬祭于橋陵,其辭曰:惟帝智周萬物,澤被瀛寰。拯群生於涂炭,固國本于金湯。涿鹿徵諸侯之兵,轡野成一統之業。干戈以定禍亂,製作以開太平。盛德鴻規,於今攸賴。今值清明之良辰,愛修祀之舊典。園寢蔥郁,如瞻弓劍之威儀;庭燎通明,恍接雲門之雅奏。所冀在天靈爽、鑒此精誠;默啟邦人,同心一德,化災為祥和,躋一世于仁壽。庶憑鴻貺,以集丕功。備禮潔誠,伏維歆格!

  中國共産黨祭文:

  維中華民國二十六年四月五日,蘇維埃政府主席毛澤東,人民抗日紅軍總司令朱德恭遣代表林祖涵,以鮮花束帛之儀致祭于我中華肇造,胄衍祀綿,岳峨河浩。聰明睿智,光披遐荒;建此偉業,雄立東方。世變滄桑,中更蹉跌;越數千年,強鄰蔑德。硫臺不守,三韓為墟,遼海燕冀,漢奸何多!以地事敵,敵欲豈足;人執笞繩,我為奴辱。懿為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奮戰,區宇以寧。豈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國,讓其淪胥。東等不才,劍屨俱備,萬里崎嶇,為國效命。頻年苦鬥,備曆險夷,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各黨各界,團結堅固,不論軍民,不分貧富。民族陣線,救國良方,四萬萬眾,堅決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內政,億兆一心,戰則必勝。還我河山,衛我主權;此物此志,永矢勿諼,經武整軍,昭告烈祖,實鑒臨之,皇天后土。尚饗!

  抗日戰爭期間六次祭陵,其中國共兩黨共同祭黃陵兩次。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