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史上N個第一次

時間:2009-03-19 22:59   來源:杭州網

  茶與人類第一次親密接觸,在《神農百草經》中有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72毒,得荼而解之。”荼有兩種解釋,一種是野草,還有一種就是茶。

  人類與茶第一次親密接觸是通過拯救生命的方式來接觸的。人要死了,但是吃了這個茶活過來了,人類和茶的感情,一開始的平臺就很高,是生死相依的關係。

  《爾雅釋木》中記載説:檟,苦荼。這是茶最早被文字記載下來的內容。晉代的郭璞做了一個注,説早採的茶叫荼,晚採的茶叫茗。

  中國是茶的故鄉,最早的茶樹出現在今天的雲南、貴州和四川一帶。原始的茶樹可以長到幾十米高,我們稱之為茶樹的“巨無霸”,慢慢從長江中下游過來,從喬木、半喬木,到我們這裡,茶完全變成灌木了,我把它稱之為茶的“侏儒”。

  春秋至秦漢時期,人們開始食茶。《晏子春秋內篇雜下》中説:嬰相齊景公時,食脫粟之飯,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這是最早的關於茶的食用記載,茗菜就是當時的茶。不過對此茶學界還是有不同爭議。

  到戰國時期,茶葉從古巴蜀傳到了中原,清代大學者顧炎武認為,“自秦人取蜀而後,始有茗飲之事。”喝茶的習俗在當時通過戰爭,被帶到了中原和江南。

  人類種植茶葉最早記載的地方在四川蒙山。我們浙江有一個南宋地理學家王象之,在其地理名著《輿地紀勝》中説,西漢有僧從嶺表矗圓枋得繕健U饈嗆笫賴浼竊氐鬧泄鈐緄鬧膊枘甏鋇匾恢本陀形骱何飫碚娼崧拇繕街種膊枋韉拇擔飫碚娉晌死嘀膊枳鈐緙竊氐牡諞蝗恕?/FONT>

  漢代,中國最早的茶葉文獻王褒的《僮約》誕生了。這裡有一個小故事,王褒是個文人,一次去看亡友的妻子,他住在寡婦家裏,吃喝寫詩很高興,僮仆很不高興,説我是伺候老爺的,不是伺候你的。王褒告訴了女主人,寡婦説你這樣不聽話,我乾脆把你賣給王褒,於是王褒就寫了一份契約,是一篇帶有調侃的遊戲之作,結果歪打正著,變成中國茶文化史上最早的茶文化文獻。

  兩晉南北朝是一個激烈動蕩的時代。此時,中國茶業初興,中國茶文化初顯,茶事日趨豐富,儒學家以茶養廉,從個人修養推向道德準則,以茶對抗貴族的奢糜之風;文學家、詞賦家以茶激發文思,感悟茶性外化為詩賦歌志;道學家以茶升清降濁,有助於茶從養生進入仙風道骨的修煉;清談家以玄學清談發展成佐茶會友,佛家以茶禪定入靜,明心見性,“茶禪一味”關係在此一歷史階段形成。
 

編輯:田雲鵬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