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龍井茶炒制技藝獲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稱號

時間:2009-03-30 18:37   來源:東北網

  東北網3月28日杭州訊 27日上午,2009年中國(杭州)西湖國際茶文化博覽會開幕式暨西湖龍井開茶節在西湖區轉塘街道慈母橋村開幕。今年西湖龍井茶也開始大面積採摘和上市。

  今年的茶博會歷時20天,從現場觀賞茶葉炒制、茶藝表演,到品鑒茶宴,不少內容都是遊客、市民可以參與的項目。

  在開幕式上,國家文化部委託浙江省文化廳向西湖區授予“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西湖龍井茶炒制技藝”的牌匾。茶博會期間也將首開錢塘書場,邀請茶學家、民間文化學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專家以書場的形式,向新、老杭州人傳播杭州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和健康的品質生活方式。


開幕式上的表演在細雨中進行

  西湖龍井茶的炒制技藝堪稱一絕,一口大鐵鍋燒得熱騰騰,新採的茶葉下鍋,炒茶工用手當工具,用上抖、帶、擠、甩、挺、拓、扣、抓、壓、磨十大手法,才能把茶葉炒好。

  茶農説,機器炒茶,每個工人每天可炒制20斤,而手工炒茶,每個工人一天只能炒幾斤。機炒茶顏色鮮綠,外形扁平,賣相好看,但所泡的茶喝上去的香味、口感,不如手炒茶。

  杭州一直有“中國茶文化之都”美譽,這次西湖龍井茶炒制技藝獲“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稱號,對杭州發掘、保護和弘揚茶文化有積極作用。

  非物質文化遺産,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和文化空間。

  截至目前,杭州已獲得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共26項,包括江南絲竹、杭州小熱昏、杭州評話、張小泉剪刀鍛制技藝、王星記扇製作技藝、胡慶余堂中藥文化、杭州銅雕、余杭滾燈等。

  今年茶博會歷時20天,有興趣的市民可去慈母橋村轉轉,那裏有茶葉炒制、茶藝表演、品鑒茶宴等活動。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