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宛霞 通訊員關璽華報道 根據社區的基礎設施、治安狀況和發展程度等不同情況,市公安機關首次將全市3123個社區分為指導型、組織型、聯動型三類;實行一區一警、二警或多警模式。為貫徹公安部“基層基礎建設年”要求,市公安局昨天新推出了五項社區安全服務舉措。
警力配備各不相同
記者了解到,指導型社區是指人口構成穩定,管理組織健全,防範設施完備,入室案件與實有人口比在0.5‰以下的社區,共1289個。民警工作重點是指導治保會等社區組織開展防範工作。
組織型社區是指居民構成較複雜,人員流動頻繁,秩序不穩定,入室案件與實有人口比在0.5‰-1‰之間的社區,共1452個。民警80%的工作時間在社區,工作重點是組織各種協警力量,開展社區巡邏。
聯動型社區是指居民構成複雜,出租房多,流動人口聚集,防範設施差,秩序亂,入室案件與實有人口比在1‰以上的社區,共382個。派出所主要是協調其他警種,以多警聯動的形式推動防範工作。
200多社區一區雙警
市公安局人口處副處長劉濤介紹,今年年底,奧運場館、訓練場館和設施周邊200米內的200余個社區將實現一區雙警。
目前全市382個易發案社區全部落實了一區兩警,警力由原來的418人增加到809人。據統計,一季度易發案社區共發生入室盜竊案件比去年同期下降11.6%;發生盜竊機動車案件比去年同期下降20.6%。
首次建立回訪制度
“派出所民警必須對所轄社區內未偵破的盜竊、搶劫等案件在案發後的1個月、3個月和6個月,對事主進行回訪,了解最新線索,通報偵破進展。”劉濤介紹,案件回訪、警情通報和社區民警工作報告等管理制度將提升社區百姓的安全感。
每月初,派出所要在社區警務工作站的警情通報欄內張貼警情通報,公示內容包括社區一個月來的發案類別、時間段、主要部位和作案手段。每年6月和12月召開的社區居民大會上,每名社區民警都要向社區居委會和居民述廉、通報警情。居民不滿意
市局將建議撤所長
市公安機關將利用公安機關案件系統,在派出所轄區案件長期高發、群眾安全感差、滿意率低的派出所,走訪群眾,對派出所建章建制完善程度等方面進行抽查。對防範工作不到位的派出所,市公安局將建議該派出所所在分局調整該所領導。
此外,社區民警還將實現網上點名報到,通過聯網,社區民警可直接從社區上下班,網上接受派出所工作安排。
(來源:競報)
編輯:大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