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06年多哈亞運會
字號:
第23屆(1984) 許海峰擊落中國第一金

  時間:2004-03-26 16:21    來源:     
 
    1978年國際奧會雅典會議決定,由唯一申請城市美國洛杉磯承辦1984年第23屆奧運會。1932年洛市曾主辦過第10屆奧運會,使它成為繼巴黎、倫敦之後,第三個舉行兩屆夏季奧運會的城市。
  洛杉磯奧運會是1896年奧運會創辦以來首次由民間承辦的運動會,既無政府補貼,又不能增迦納稅人負擔,加之美國法律還禁止發行彩票,一切資金就都得自行籌措。籌委會主席尤伯羅思領導籌委會白手起家,廣開財源,使組委會的工作井井有條。本屆奧運會原計劃耗資5億美元左右,後來不僅沒有出現虧空,而且盈利2.5億美元。尤伯羅思不僅為民間承辦奧運會開創了先例,他的成功還使許多經濟不發達的國家從中得到了鼓舞和啟迪,對以後奧運會能在更多國家舉行,將産生積極的影響。
  隨著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奧運會的會標、吉祥物和象形圖案成了必不可少的宣傳品,並逐漸風行於世界。第23屆奧運會會標是"運作之星"。圖案主體為五角星,以紅白藍三種顏色組成重疊畫面。設計者羅伯特魯尼恩匠心獨具,使會標別具一格,寓意深遠。星是許多國家國旗都採用的圖案,是人類最高願望的象徵。畫面13條橫虛線,使星顯出運作狀態,既寓意生命不停地運動,不停地進取,又象徵美國崛起于英國13個殖民地。紅白藍三色,按慣例前三名獲獎時的順序就是按這個顏色排列的,以及美國各民族的膚色和美國國旗的三種顏色。
  吉祥物開始出現的時間要比會標晚得多。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首次以動物作為標誌,設計了一隻小獵狗。1976年蒙特利爾時是海獺,1980年莫斯科時是北極熊,本屆則是一隻有點滑稽、惹人喜愛的奧林匹克山姆鷹。為了克服語言上的障礙,1964年東京奧運會設計了一套象徵各個體育項目的圖案。1968年第19屆時,墨西哥城又重新設計了一套。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設計了第三套,1976年蒙特利爾繼續使用了慕尼黑的圖案。1980年和本屆雖都重新進行了設計,但變化不大,基本與1972年的相似。目前出現在國內外體育報刊上的,也基本是1972年的象形圖案。
  大會于7月28日至8月12日舉行。當時國際奧會成員有159個,參賽的共140個國家和地區。抵制和因故未參加的有阿富汗、阿爾巴尼亞等19個國家和地區。參賽運動員共7616人,其中女子1719人,也是歷屆人數最多的一次。中國奧委會派出了一個大型體育代表團參加這次盛會。52年前,舊中國首次參加的第十屆奧運會,地點也是在洛杉磯。當時運動員僅劉長春孑然一身。而這次運動員達225人,參加了除足球、曲棍球、拳擊、馬術、現代五項以外的其餘16個大項的比賽。中國臺北奧委會也派出67名運動員參加了田徑、游泳、舉重等項的比賽,這是海峽兩岸中華兒女首次在夏季奧運會上相逢。
  由於科技技術的發展,對女子身體機能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加之女子體育在許多國家得到了日益廣泛的開展,使得奧運會中的女子項目有了歷史性的突破。新增設的女子項目,有長期以來被認為是女子不適宜參加的馬拉松跑,有自1896年以來一直只有男子項目的射擊和自行車,還有首次列入的純女子項目:花樣游泳和藝術體操。
  7月28日當地時間下午4點15分,大會于洛杉磯紀念體育場正式開幕,美國總統裏根出席了開幕式。
  本屆奧運會田徑比賽的頭號新聞人物是卡爾劉易斯。23歲的美國黑人運動員劉易斯,是當時田壇寵兒。他于1983年首屆世界田徑錦標賽時,以獲得100米、跳遠和4x100米接力3枚金牌而馳名於世。洛杉磯奧運會前夕,他四奪金牌的承諾令體壇人士深信不疑。後來果然不出所料,劉易斯實現了自己的諾言。昔日歐文斯奪取金牌的項目,劉易斯也均居第一。100米跑出了9秒99;200米19秒80,創奧運會紀錄;跳遠項目第一次試跳就以8.54米穩操勝券,第二次試跳犯規,以後的4次試跳全部放棄未跳;接力賽中他跑最後一棒,為創下37秒83的世界紀錄作出了突出貢獻。男子田徑賽中另一神奇人物是美國黑人跨欄選手埃德溫摩西。他在1976年獲400 米欄奧運會金牌後,除1977年在一次國際賽中敗于聯邦德國施密德外,迄今10年來一百多場比賽全部取勝,被譽為"常勝將軍"和"跨欄之王"。他先後4次創世界紀錄,3次獲世界盃和1次獲世界錦標賽冠軍。他的13步跨欄法,成為眾多運動員模倣的樣板。這次他又輕鬆地戰勝了所有對手,以47秒75第二次取得奧運會金牌。在男子跳高比賽中,我國的當時世界紀錄保持者朱建華獲銅牌,是亞洲在這次奧運會田徑賽獲取的唯一獎牌。在首次列入的女子馬拉松比賽中,美國27歲的瓊貝諾瓦取得了冠軍,成績是2小時24分52秒,超過了1956年男子奧運會冠軍(2小時25分)。
  自1960年以來,游泳比賽都在室內進行。本屆東道主為了利用現有設施,突破了以往先例,把賽場安排在加州大學麥克唐納室外游泳池。在跳水比賽中,男子項目主要是中美兩國較量。24歲的美國選手洛加尼斯技高一著,雙奪板、臺冠軍。中國選手譚良德、李孔政分獲板、臺銀、銅牌。女子跳臺比賽中,中國名將陳肖霞失利,冠軍為中國另一選手19歲的周繼紅獲得。
  舉重比賽中,中國運動員發揮出色,曾國強在52公斤級、吳數德在56公斤級、陳偉強在60公斤級、姚景遠在67.5公斤級各得1枚金牌。除榮獲4枚金牌外,中國隊還獲得了兩枚銀牌,是本屆舉重成績最出色的隊。但這些成績是在蘇聯和保加利亞等舉重強國缺席的情況下獲得的。
  在體操比賽中,中國選手李寧在自由體操、鞍馬、吊環中獨得3枚金牌。此外,還得了兩枚銀牌和1枚銅牌,是本屆體操比賽中獲獎牌最多的運動員。另一位中國選手樓雲也拿下了跳馬金牌。在女子高低杠比賽中,中國21歲的馬燕紅與美國選手並列冠軍。本屆體操比賽,中國共獲11枚獎牌。
  射擊比賽中,中國射手許海峰成為中國自1932年參加奧運會以來的第一個奧運會金牌得主。繼許海峰獲手槍慢射冠軍後,李玉偉和吳小旋分別在“跑豬”和女子標準步槍賽中各得了1枚金牌。
  擊劍比賽中,中國25歲的欒菊傑,奪得女子花劍冠軍,這也是亞洲第一次在奧運會上獲取擊劍金牌。此外,中國女排在女排決賽中,直落三局擊敗了曾在預賽中戰勝過自己的美國隊,實現了三連冠(1981年世界盃和1982年世界錦標賽冠軍)的夙願。
  第23屆奧運會的奧林匹克聖火于8月12日在歡樂、友誼的氣氛中熄滅。東道主美國獲得了自參加奧運會後有史以來最多的一次獎牌,計金牌83枚,銀牌61枚,銅牌30枚。中國隊按金牌數排第四位,計金牌15枚,銀牌8枚, 銅牌9枚。(完)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