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默認侮辱齊達內姐姐:他們應接受輸球事實
 
 
  來源:      日期:2006-07-14 10:02

 

馬特拉齊默認侮辱齊達內姐姐:他們應接受輸球事實

那一刻 馬特拉齊很痛苦 齊達內很茫然

  事情總是如此的巧合,就在齊達內坐在法國電視臺的演播室內接受採訪時,馬特拉齊幾乎同時接受了義大利媒體的採訪,在採訪中,馬特拉齊承認自己的話侮辱了齊達內的姐姐,但他表示,並沒有對齊達內的母親有過非議。

  當地時間12日晚,義大利隊中後衛馬特拉齊接受了義大利《晚郵報》的採訪,下面是他與記者的對話。

  記者:或許我們太誇張了,幾乎所有的報刊媒體都在試圖破譯你對齊達內説的話。在巴西,他們甚至請來了懂唇語的聾啞兒童進行破譯……

  馬特拉齊: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可要向全世界吶喊了。在那些話裏,我沒有牽涉到政治、宗教或者種族的敏感話題。

  記者:那麼排除以上這些話題,根據一些報刊所寫的,是有關與齊達內的妹妹和母親的了。

  馬特拉齊:那麼我也可以排除有關他母親的可能性。了解我的人都知道只要一談起我的母親,我就會很動情,我就會熱淚盈眶。在15歲時,我的母親就去世了,她的去世至今對我還是一個沒有癒合的創傷。就算我要辱罵別人的話,我也不會提到別人母親的。

  記者:那就是關於她姐姐。

  馬特拉齊:基本不排除……

  記者:那麼你在場上辱罵了齊達內的妹妹,是嗎?

  馬特拉齊:我再重申一次,基本不排除……

  記者:齊達內的母親對一家英國報紙説她對你恨之入骨。

  馬特拉齊:這我能夠明白。她只所以會有這樣的反應,那是因為她讀到了一些報紙上刊登的錯誤報道。

  記者:您知道嗎,最後極有可能是您的真相對陣齊達內的真相。

  馬特拉齊:齊達內很清楚什麼話我都沒有説過。我很尊敬他,甚至可以説是崇拜他,因為他的場上的表揚十分的出色。當我們曾經在意甲聯賽中踢球時,我們甚至互相更換過球衣。

  記者:在那個柏林之夜,在他用頭撞您之前,他似乎願意再一次和您交換球衣。

  馬特拉齊:不過我覺得他的請求是具有諷刺含意的。

  記者:齊達內是您是一個挑釁者。

  馬特拉齊:真正的挑釁是拽住他的球衣,並試圖不讓他躍起擊球,因為我害怕他頭球的話,會迫使布馮飛身撲救。

  記者:那就是説,你只是拉住他了?

  馬特拉齊:不,當然不。如果你們仔細看電視鏡頭回放的話,你們會發現第一個説話的人並不是我,而是他。

  記者:有些人認為那個頭擊事件您完全可以避免的,您只需要將身體稍微挪動一下就可以了。

  馬特拉齊:世界上有多少人會想到齊達內會在那種場合用頭撞擊球員?我開始以為他想面對面的回答我,我不曾想到他竟然會用肢體來回應我。不然的話,我也會用我的頭來迎擊他的頭,這樣的話我們兩個同時被罰出場:在平時比賽裏,我已經犯過多次這種錯誤,還好在當時我沒有頭腦發熱。如果我們要説挑挑釁的話,我們就應該將這件事情都説出來。在歐錦賽的時候,托蒂向丹麥隊的鮑森吐口水,結果托蒂就成為了大惡人,但沒有任何人詢問過鮑森到底對托蒂説了什麼。如今我和齊達內的事情則剛好相反。當我在意甲聯賽裏擊中齊裏羅的時候,我成了大惡人,並且被禁賽2個月之久。當時我什麼也沒有説。

  記者:您不覺得您成了替罪羊嗎?法國輸了,齊達內被紅牌罰出場了,似乎這一切都是您造成的。

  馬特拉齊:我自己覺得法國人應該接受這個事實,就像我們接受2000年歐錦賽失利一樣。在那場決賽中,我們被金球制擊敗,在柏林的決賽前我們對此還陣痛不已,在賽前,我們心中復仇與恐懼膠著在一起。我只是希望這次幸運女神能夠站在我們一邊。

  記者:世界足聯主席布拉特要求收回齊達內的金球獎。

  馬特拉齊:對此我不同意。他贏得這個獎是理所應當的,因為他在球場上踢得十分出色。不能因為個別事件就否定他的成績。同時也不能因為一些個別世界就將別人定格為惡人。

  記者:對於發生這事件,是否破壞了您歡慶世界盃的心情?

  馬特拉齊:我現在還無法很好的享受這個世界盃。一些事情深深的刺傷了我:比如説,一位尊敬的共和國總統在還不了解事情真相的情況下就認為有義務代替一名一個月掙40億里拉的球員向對方道歉。

  記者:您不要太難過了。我們説一下有關大力神盃吧。

  馬特拉齊:大力神盃太美麗了。我將大力神盃的圖形文身在我的左大腿上了……就是遠遠看著它就激動不已。當時它被放在場邊,當我進場時,我的腦海中閃過了想要觸摸它的念頭,當最終我還是克制住這個年頭了,我對我自己説:不,如果你是男人的話,就應該在比賽結束之後觸摸它。不過,在比賽的時候,你還是會不住遙看它的。或許現在球迷能夠明白我不是一個聖人,當然我也不是他們想像中那樣的壞人。

  (來源:新浪體育 作者:馬西莫)
                           
                                                                                編輯:大徐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