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法戰爭,誰的命更硬?
 
 
  來源:      日期:2006-07-05 15:00

 

  2000年歐錦賽那場白熱化的葡法準決賽,6年之後終於迎來了斷恩怨的機會,在這屆被秩序和宿命氛圍所籠罩的世界盃裏,葡法兩隊的論劍更是蒙上了一層神秘的殺氣,誰的命更硬,也許只有等到安聯球場的比賽結束哨音響起才能見分曉。

  葡萄牙一路穩步上揚,法國隊經歷了低開高走,不管兩隊前進的軌跡如何的不同,但過關斬將後都正處在狀態和信心的雙重巔鋒。老當益壯的齊達內和費戈要續寫曾經皇馬10號之爭的恩怨,年少輕狂的裏貝裏和小小羅將比拼誰才是一飛沖天的新人王,而尚未完全爆發的亨利和德科也要把槍手、巴薩的冠軍盃仇恨再次傾泄。

  現在的葡萄牙和法國並不是人們傳統印象中的打法了,在加入了許多新鮮元素的情況下,都出現了脫胎換骨的變化,這也正是叫巴西、英格蘭、西班牙等大熱門無所適從、提前回家的原因所在。自從斯科拉裏執掌葡萄牙的教鞭,該隊的組織性和紀律性均得到長足進步,前場韌性與後場剛性的強調維繫了整體陣型的均衡,告別了以往慵懶不堪、缺乏鬥士精神的所謂“歐洲巴西”形象,葡萄牙隊儼然成為了本屆世界盃最像作戰軍隊的團體。與之對應的是,多梅內克似乎在保證整體和諧的前提下,更注重給予個體球員發揮的空間,在鋪天蓋地的質疑聲中,他還是力挺年事已高的齊達內和“刀疤怪才”裏貝裏的核心地位,沒有了98年齊唱《馬賽曲》眾志成城的豪情,沒有了布蘭科親吻巴特斯禿頭的感人鏡頭,法國隊以一種極為平和的方式演奏著暗藏殺機的疏緩樂章。

  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屆極其功利的世界盃,紅黃牌屢創新高,進球數卻增長緩慢,除了東道主德國不得不在震耳欲聾的吶喊聲中繼續侵略性踢法,大部分球隊都選擇了防守至上。451的陣型是以犧牲頂在最前面的中鋒為代價的,他要求中鋒暫時放下鋒芒,花更多的精力牽制對手,無論是寶萊塔還是亨利都難以在國家隊這種保守陣型裏閃耀俱樂部時的光芒。無比強大的中後場和相對單薄的鋒線是葡法兩隊共同的特點,兩支以首先夯實中後場為己任的球隊狹路相逢的時候,不大可能為球迷奉獻酣暢淋漓的進球大戰,或者真正的精彩鏡頭都要在中場的狹窄空間裏得以詮釋。

  據説斯科拉裏精通《孫子兵法》,葡萄牙球員把“守必固,攻必堅”、“以逸待勞”、“隊有序弱變強,隊無序強變弱”等精警的句子熟記於心,不管這個消息來源是否確切,都從另一個側面説明瞭葡萄牙隊是一支擅于用腦子踢球的球隊。經過和英格蘭、荷蘭血光沖天的搏殺,葡萄牙人已經證明了自己高對抗中的技戰術水準,他們可以用剛柔並濟的打法徹底粉碎對手單純的蠻力。被媒體誣陷為“占星師”的多梅內克似乎並不介意這個稱呼,他的排兵布陣也確實講究“魔性”,為了確立單前鋒戰術,他不惜徹底封殺心懷不滿的特雷澤蓋;為了給球隊背上裏貝裏這口“霹靂快刀”,他甚至向久利、皮雷關上了國家隊大門。他歇斯底里的給維埃拉、齊達內、裏貝裏不固定的空間撕扯和繁衍進攻套路,而這是以打亂固有陣型為代價的。

  (來源:搜狐體育 作者:蒼穹之淚)

                                編輯:大徐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