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諾依維爾的鞋底托起了德國雄鷹
 
 
  來源:      日期:2006-06-15 09:46

 

  諾依維爾的鞋底救了德國隊,長的很阿甘,身材很武大郎的奧東科爾抽冷子在右邊路仍出的一塊板磚,經諾依維爾的鞋底下意識的折射才修成的正果,真的很邪性,但卻是開賽以來最簡單的一次進攻組織,從傳球到進球只用了5秒鐘,紅色5秒力助德國人第一個鎖定了16強的一張船票。

  一個誰也不會在賽前預料到的過程,德國隊象支沒頭蒼蠅,一根筋似的幾乎跑死在了狹小的邊路人堆區,即便克洛澤開場不久就接拉姆的傳中獲得過極佳的破門機會,就算波多爾斯基曾經是那麼無限的接近於進球,儘管最後的拯救之神諾依維爾的絕殺依然來自於邊路的強力助攻,但是這一切掩蓋不了德國隊戰術架構存在致命缺失的不爭事實。

  當你擁有巴拉克時,你可以閉眼想像40米外飛來的巡航導彈精準的將球網炸開一個大洞時,對方門將臉上扭曲無比的落寞神情,當你收穫了克洛澤後,一幅雄鷹高空搏擊飛鳥的瑰麗畫面會倏的一下躍然至眼前,當你看到波多爾斯基在場上衝殺時,你可以做沉醉狀,幻想非洲草原上疾馳的獅王是如何獵殺羚羊的情景,無比血腥,卻帶來最深的快感。

  可惜,一個叫克林斯曼的人毀了這一切,大把天才球員在他的手下被馴服成了教條的實現克式足球思想的模範工具,被無情的泯滅天性後,天才不再靈動,腳上銬著鉸鏈,從此德國坦克群只能拖著沉重的履帶,費力的追趕以光速飛奔的潘帕斯雄鷹,1秒鐘可以倒轉地球的桑巴精靈。

  克式風格就是邊路風格,克式風格就是死在邊路,然後在下一次繼續重復過往的愚蠢經驗,繼續讓巴拉克們的腳底板在邊路的狹小區域內磨出新一層的水泡,並且在邊路肉搏戰中,以韌帶撕裂,腓骨斷裂,迎面骨骨折等慘重代價迫使球員們被徹底廢掉。

  你可以指責巴拉克的狀態實在糟糕,你也可以對著夢遊了60分鐘的波多爾斯基高聲叫喝,但是在克式風格的教化下,當所有德國球員都無法正常發揮時,克林斯曼憑什麼不對自己的戰術進行深刻的檢討。

  記憶裏,拜仁慕尼黑的巴拉克和馬凱等人無數次上演過絕妙的中路傳遞,科隆的波多爾斯基也在中路成功的奏響過千里走單騎,也就是説現有德國核心球員的實力完全具備中路進攻套路的戰術框架,為什麼一德國了,一披上白黑戰袍,球員好像中邪般全部死在了邊路進攻的桎梏中。

  第76分鐘,拉姆在對方肋部連過兩人後的怒射,差點重演首戰的絢麗一幕,但這是建立在背叛克式風格基礎上的。

  所以當德國隊以傳統般的韌勁,第n次在最後時刻力挽狂瀾,守住生命最後的遊絲時,問題會第n次被狡猾的漫天黃沙所掩蓋,直到阿根廷人,巴西人甚至是荷蘭人用刀子般的中路鋒利配合刺穿德國防線後,人們才會想起若干假設性詞語,如果當初……假設……或許……

  德國隊註定又要靠意志力走完本屆世界盃,不過僅靠精神是換不來大米的,戰術結構存嚴重漏洞,教練又是一根筋,就算能殺進4強,也只能是傻小子撞大運。

  諾依維爾的鞋底救了球隊,也許下一次是巴拉克的鋼牙或者克洛澤的肚子,不過怎麼看這都沒有羅納爾多的右腳,阿根廷人細膩的中路傳遞後修成正果來的靠譜。

  (來源:新浪 作者:高新華)

                                                   編輯:輕晨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