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中生代壓制新人 C羅人品差沃爾考特成笑話
 
 
  來源:      日期:2006-07-11 09:12

 

  波多爾斯基贏得首次“世界盃最佳年輕球員”評選的桂冠,這看上去是個不錯的結果。在本屆杯賽上,21歲的德國前鋒打進了3粒進球。這一成績比不少成名的大牌前鋒還要出色。然而僅此一點,“最佳年輕球員”的評選還是讓人不夠興奮。

  事實上,本屆杯賽新人們確實有些讓人失望。從他們中間很難挑選出一位真正讓人眼前一亮,並且眾望所歸的新人。評選的過程其實就已經説明瞭這一點,在球迷投票當中,得票最多的是厄瓜多的瓦倫西亞。就算排除厄瓜多全民支援,英格蘭人從中作梗的因素,得票數遠高於波多爾斯基的人也還有葡萄牙的C羅納爾多和阿根廷的梅西。但國際足聯技術委員會也沒選錯,因為他們是在理性的分析,貌似不是最突出的德國人也確實比C羅和梅西有更多表現。

  至於造成遺憾的原因,其實很大程度上是本屆杯賽的“風格”所致。2006年的主題是回歸傳統,而綜觀各支球隊,除了強調年輕化的德國和荷蘭,其他隊伍要麼是老班底再現輝煌,要麼就是中生代球員挑起了大梁。在這種環境的制約下,新人亮相的機會其實並不多。梅西踢了多久?不過122分鐘,並且沒有一場比賽打滿全場。他表現最為出色的一次,是在對塞黑時的替補出場。而那時阿根廷已經3比0領先,梅西再怎麼表現也不過是錦上添花,無法給人以“驚艷”的感覺。

  比梅西更慘的是沃爾考特,這位“天才少年”曾被英國媒體捧上了天,但他在德國,他卻成了英格蘭“吉祥物”,全程只能坐在場邊為隊友加油鼓掌。不幸的是大賽型的魯尼遇上了大賽前嚴重受傷,這對於任何球員來説都是沉重的打擊。而且,傷癒復出魯尼大多時候被安排在了一個並不適合他的位置上,沒有另一名前鋒的掩護和牽扯,曼聯前鋒最擅長的後插上根本無法發揮最大威力。從這個層面來講,即便是沒有後來的紅牌,魯尼也很難和當年的歐文一樣,因為世界盃而征服全世界。

  相對而言,同樣來自曼聯的C羅納爾多還算是出彩的。作為葡萄牙的絕對主力,他跟隨球隊拿到了世界盃的第四。但這個年輕人的“人品”實在令人有些不敢恭維,魯尼得到紅牌前的“作秀”,還有一次又一次拙劣的假摔,都會讓不喜歡C羅納爾多的球迷更加討厭這個年輕人。而即便是單從足球的角度來看,C羅納爾多也仍舊不夠成熟。

  這樣細看下來,的確只有年輕的德國值得稱讚,除波多爾斯基,拉姆、施魏因施泰格也都有不俗表現。如果把首次參加世界盃的也算“新人”的話,倒也還有些驚喜,比如法國的裏貝裏和義大利的格羅索。

  (來源:足球-勁體育 作者:肖濤)

                                編輯:大徐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