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足聯與世界盃
 
 
  來源:      日期:2006-06-07 14:41

    國際足聯歷史

  隨著現代足球運動的普及和發展,各國相繼成立了自己的足協,1904年5月21日,在法國巴黎的體育運動聯合會總部,國際足聯(FIFA)正式宣告成立,7個不同國家的足協與會,5月23日,法國人羅伯特蓋因當選第一任國際足聯主席。經過了101年的發展,如今,國際足聯已經成為了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單項體育組織。

  世界盃之父

  國際足聯成立之初,只有7個成員(法國、比利時、丹麥、荷蘭、西班牙、瑞典、瑞士),1910年南非作為第一個非歐洲成員國加入,開始逐漸發展。談到國際足聯真正的壯大,不得不提一個人:儒勒斯-雷米特(Jules Rimet),這個法國人開創了國際足聯歷史上偉大的“雷米特時代”。

雷米特

  1921年3月1日,48歲的雷米特當選國際足聯第三任主席,他在任期內做了兩件事,創立了一個時代。其一,雷米特憑藉出眾的外交能力,壯大了國際足聯的規模,1954年他卸任時,FIFA的成員協會已從20個發展為85個,特別是1946年,雷米特爭取到了英倫三島四個足協(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的加入,作為現代足球的發源地,這四個足協至今仍擁有獨立參加世界盃的資格。其二,雷米特創立了世界盃大賽,1930年7月18日,首屆世界盃在烏拉圭揭幕,世界足球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為此,雷米特也得到了“世界盃之父”的稱號,最初的世界盃獎盃也以他的名字命名。1956年10月16日,雷米特在巴黎去世,享年83歲。

  阿維蘭熱時代

阿維蘭熱

  1950年,34歲的巴西人阿維蘭熱在馬拉卡納體育場觀看了世界盃的冠軍決定戰,他為巴西1比2負於烏拉圭而痛失世界盃感到遺憾。8年後,阿維蘭熱成為了巴西足協的主席,在他的任期內,巴西隊三次奪取世界盃冠軍,永久的保存了雷米特杯。

  1974年6月11日,阿維蘭熱成為國際足聯歷史上第7位主席,一個新時代也從此拉開序幕。在24年的任期內,阿維蘭熱以7點綱要對國際足聯進行了全面的改革,FIFA也從單純靠每屆世界盃收入維持的組織變成了高度商業化的機構,到今天,足球不僅僅是一項運動,它還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僱主,有4.5億人直接或間接依靠足球生活,它不僅能給人們帶來換了,還能帶來巨大的財富。簡而言之,阿維蘭熱將國際足聯從一個單純的事業機構變成了一個講究效益和利益的企業,也讓足球走入了新的發展軌道。

1985年阿維蘭熱訪華

  1998年6月8日在巴黎舉行的國際足聯第51次大會上,瑞士人布拉特接替阿維蘭熱,成為國際足聯第8任主席。布拉特此前已經在國際足聯的不同崗位上工作了23年,在布拉特掌舵的這幾年中,國際足聯的會員組織總數已經增加到了204個。

  歷屆國際足聯主席

  羅伯特-格林 法國 1904-1906;丹尼爾-伯爾利-烏夫 英格蘭 1906-1918;雷米特 法國 1918-1954;羅多爾夫-希德雷伊額斯 比利時 1954-1955;阿瑟-德魯利 英格蘭 1955-1961;斯坦利-勞斯 英格蘭 1961-1974;阿維拉熱 巴西 1974-1998;布拉特 瑞士 1998至今

  創辦世界盃賽

  哪個國家的足球是世界上最強大的?上個世紀20年代的這個疑問促成了世界盃的誕生。1921年,法國人雷米特當選國際足聯主席,他提出了舉辦一項世界性的足球大賽、並邀請最出色國家隊參加的提議,1928年在國際足聯大會上,每4年舉辦一次世界盃的提議以25比5的投票表決結果通過,國際足聯成立20多年來終於有了自己的代表性賽事。

  1929年,國際足聯決定把世界盃舉辦權交給烏拉圭,一方面這個南美國家是當時頂尖的足球強國,兩次奪取奧運會足球金牌,另一方面恰逢烏拉圭獨立百年大慶,政府承諾專門修建世界盃體育場,同時支付所有參賽隊的旅費和食宿費,這對國際足聯格外具有吸引力。

頂級賽事

  萬事開頭難,由於經濟大蕭條的影響,歐洲各國對赴烏拉圭參賽熱情不高,雷米特多方遊説,但只爭取到4個歐洲國家派隊參加。最終,首屆世界盃只有13支隊伍參加,其中有8支南美國家隊,雖然沒有亞洲、非洲的隊伍參賽,歐洲球隊也寥寥無幾,但世界盃在雷米特的大力推動下總算辦起來了,“世界盃之父”的夢想實現了。

  發展壯大

  1930年成功創立後,國際足聯又在1934年和38年兩度舉辦世界盃,其中1938年在雷米特的祖國法國舉行,報名球隊達35隊,開始通過預選賽確定最後的14支參賽隊。這一屆大賽還確立了衛冕冠軍和東道主直接參賽的規定,世界盃漸入佳境。

  受二戰的影響,世界盃中斷了12年,1950年恢復後,開始逐漸發展壯大,到2002年已經舉辦了17屆,成為了世界上最重要、影響力最大的單項體育大賽。到2002年,共有7支國家隊品嘗過舉起世界盃的滋味,1970年,巴西隊第三次奪取了雷米特杯,並得以永久保留該獎盃,從1974年起,大力神盃啟用,並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你知道嗎

  巴西是唯一一支參加過全部17屆世界盃決賽圈比賽的球隊,貝利是唯一三次贏得雷米特杯的球員;

  1934年義大利世界盃是歷史上唯一一次沒有衛冕冠軍參加的世界盃賽;

  1938年,第一支亞洲球隊參加了世界盃賽,他們是荷屬東印度群島;

  從1950年起,為了嘉獎世界盃之父雷米特的貢獻,世界盃獎盃被稱為儒勒斯-雷米特杯;

  1962年,國際足聯通過決議,禁止球員改換國籍後代表不同國家參賽;

  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歷史上第一次擁有了吉祥物,形像是一隻踢球的獅子,名為“威利”;

  1970年世界盃上,公平競賽獎首次創立;這屆世界盃上還首次創立了換人和紅黃牌制度,在蘇聯4比1擊敗比利時的比賽中,世界盃史上的第一次換人出現;薩爾瓦多門將則成為了第一個吃到黃牌的人。

  1974年,由於雷米特杯被巴西永久保留,國際足聯啟用了全新的大力神盃並沿用至今,同時還規定,無論成績如何,都不會再有球隊可以永久保留這尊獎盃,大力神盃被設立為永久流動性獎盃。

  世界盃歷史上獲得獲冠軍的東道主有:1930年烏拉圭,1934年義大利,1966年英格蘭,1974年聯邦德國,1978年阿根廷,1998年法國。而成功衛冕的球隊只有兩支,1938年的義大利和1962年的巴西。

  (來源:新浪體育)

                               編輯:輕晨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