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解析世界冠軍背後最大秘密 比巴西強在哪
 
 
  來源:      日期:2006-07-11 10:16

 

  在世界盃決賽點球輸給義大利之後,多梅內克表示:“我們並沒有敗。”單從這一場比賽而言,法國隊確實輸得有點冤枉,但從整屆世界盃的歷程來看,義大利的奪冠令人信服,7場比賽,12個進球,僅丟掉2球,也許義大利隊在某些場次做得不是盡善盡美,但一個月內7場比賽下來一直保持最好狀態的球隊是沒有的,在多數和關鍵的比賽中打出水準,在自己狀態不是很好的比賽中,打出意志品質以保住勝利,這就夠了。

  每屆冠軍都有每屆冠軍的道理,如果説1998年的法國隊勝在堅固的防守和賽前的低調,2002年的巴西勝在實力超群,那麼2006年的義大利又勝在哪呢?

解析世界盃冠軍背後最大秘密義大利比巴西強在哪

  托蒂在賽前透露了這個秘密

  “我們能夠打進決賽的關鍵在於我們的團隊……比如內斯塔傷了,馬特拉齊很快就證明了他不可或缺,接著他停賽,巴扎利頂替馬特拉齊的位置,在對烏克蘭的比賽中做得相當不錯。在中場,德羅西停賽,加圖索的上場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精彩的表演。”托蒂説。

  實際上,托蒂的話包含了兩個含義,一個是團隊的精神,一個是強大的替補陣容。實際上,裏皮在用兵上壓力遠比埃裏克森、佩雷拉等人壓力小很多,也合理很多。被稱為“不可或缺”的托蒂在本屆杯賽中兩次被換下,托尼則是三次被換下,還有一次根本就沒有被派上場,托蒂、托尼都沒有任何怨言。他們知道團隊的含義,義大利的前鋒線一共打進了7球,但分散在了6個人身上,個人的榮譽少了,但球隊的成績好了。在奪冠之後,佩魯濟讓加圖索騎在肩膀上的場景,奧多把卡莫拉內西辮子剪下來的場景,讓人們覺得這不像是一個球員來自五湖四海的國家隊,更像是一個隊員們朝夕相處的俱樂部。羅西所説的“團結得像一個人一樣”,在這裡得到了很好的詮釋,相比之下,巴西隊也有強大的替補陣容,但就像《聖保羅頁報》所説,裏卡迪尼奧、弗雷德這樣的球員只給上幾分鐘,帶他們去幹什麼?

  義大利強大的替補陣容是另一個原因,就像托蒂所説,沒有替補令人失望,如果把決賽中的馬阿特拉齊換成內斯塔作為義大利的第一套陣容的話,那麼本屆世界盃,義大利的12個進球中的6個都來自替補球員(吉拉迪諾、因扎吉、亞昆塔、皮耶羅各一個,馬特拉齊2個),就像托蒂所説的,“前鋒線上,我們一直在實行輪換,每個人一旦上場,都能做好他的工作。”

  輪換的條件是強大的替補陣容,在這一點上,23人的名單為裏皮提供了便利條件,保羅-羅西也表示:“這樣的輪換對於解約體能很有幫助。”儘管在世界盃開始階段加圖索、讚布羅塔等主力有傷,後來德羅西停賽、內斯塔受傷,但佩羅塔、格羅索、馬特拉齊等人很好的頂了上來,裏皮説:“一開始我不得不進行輪換,而在後來這在體能方面幫助了我們。”

  此外,加圖索賽後也提到了一個原因:“醜聞事件激勵了我們,給了我們更多的渴望來證明義大利足球是真正有實力的。”這與1982年世界比時的情況何其相似,當時的彩票風波同樣也讓義大利足壇處於困境,這種困境之中逼出的潛能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裏皮曾經説:“誰更饑渴誰將奪冠。”顯然義大利比所有人都更加“饑渴”。

  這樣的事情在近兩屆冠軍盃決賽都不乏先例,2005年,利物浦掉出了英超前四名,在背水一戰的情況下,0-3落後扳成3-3,戰勝了AC米蘭奪得冠軍盃冠軍,從而獲得了下一屆冠軍盃的參賽資格,反過來今年內阿森納在戰勝巴薩之前成功獲得了第四,已可以參加冠軍盃資格賽,最後他們把冠軍盃拱手讓給了巴薩。

  最終,2006世界盃的冠軍屬於這支“饑渴”的義大利隊,屬於這支團結,而且擁有強大替補陣容的義大利隊。

  (來源:新浪體育 作者:沈飛)

                                編輯:大徐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