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多梅內克“克隆”惡果 用兵飽受爭議卻一直堅持
 
 
  來源:      日期:2006-07-10 11:07

 

  雖然終場的哨聲早已結束,但法國隊的主教練多梅內克依然久久地站在場內。鏡頭無法從他的面目表情透析他此刻內心的想法,但有一點誰也無法否認,他帶給法國隊的和讓法國隊失去的都一樣多。多梅內克克隆了法國的1998年的打法,但克隆的畢竟不是原創,所以他只差一步沒能克隆冠軍。

  法國隊的大名單就像是歐洲五大聯賽的明星拼圖,23名球員分別效力於各頂級聯賽的多家豪門俱樂部,這有助於法國隊汲取各派所長。英超的速度、意甲的謹慎、西甲的技術、德甲的兇猛和法甲的靈秀,高盧雄雞通曉各大聯賽的不同風格。但在擁有了諸多精良的武器裝備之後,多梅內克似乎並不懂得如何他們融合為一體。這支學百家所長、通百家所短的磨獸軍團似乎敵不過只願意徵召在本國效力的球員的義大利隊,雖然集百家武功於一身,但高盧雄雞並沒有完全消化。這是以培養人才出名的法甲的光榮,但也不幸成為了多梅內克的悲哀。

  雖然用兵飽受爭議,但多梅內克還是堅定不移地將自己的理念和戰術貫徹並執行下來。他克隆了1998年雅凱率隊勇奪大力神盃時451的打法,唯一不同的是他將原先略顯保守的三後腰加雙前腰的中場搭配微調為雙腰加三前衛的體系,如此一來法國隊原本強大的中場就顯得更加攻守平衡,進一步發揮了球隊強大的進攻火力。對此前法國隊主教練雅凱也不吝讚美之詞:“現在法國隊的團隊精神、球風特徵都和我帶隊的時候非常接近,我們都有一條鋼鐵般的防線,儘管這樣的理念也許不被球迷、媒體所滿意。”

  但不曉得多梅內克有沒有想過,這樣的理念為什麼不會被球迷、媒體所接受?創舉並不代表著沒有敗筆,多梅內克強化中場進攻力就意味著一定程度上要犧牲對球隊鋒線的火力。比賽的大多數時間裏我們只看到一個孤單的亨利一人在前場遊弋;而當亨利回撤並支援中場時,禁區就似乎真的變成了法國人的“禁區”。每當馬魯達和裏貝利勇猛地下底時,他們要面對的是中路無人接應的迷茫;拜仁製造的右後衛薩尼奧爾準確的傳中,每次接應的卻是齊達內、亨利甚至裏貝利這種並不擅長的頭球搶點的隊友。在立體化的現代戰爭中,一支始終沒有制空權的球隊必將因此付出慘重代價。

  在這裡不由得想質問多梅內克一聲,為什麼不啟用特雷澤蓋?為什麼一定非要克隆雅凱的451,而不知道隨著比賽的進程,隨著對手的變化而加以變化,曾經有笑話説:有位三國迷崇拜諸葛亮也使用空城計,結果第二次使用的時候家裏被小偷偷光,因為他不知道再好的計策也不能使用兩次。多梅內克的克隆幾乎是不加變化的拿來主義,不過他只是形似而沒有神似,所以他沒能克隆勝利。

  (來源:揚子體育報 作者:于洋)

                                編輯:大徐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