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您的位置:首頁-專題-體育-第16屆亞洲運動會-志願者

亞運前沿戰場:幕後也榮耀

時間:2010-11-30 10:06   來源:廣州日報(廣州)

  11月27日晚,廣州亞運會成功閉幕,而番禺區——亞運會的重要承辦地和亞運城、亞殘運會總部飯店的所在地,轄內有27個比賽、訓練場館,佔亞運會全部70個場館的39%;承擔18個大項的比賽訓練任務,佔全部42個項目的43%,是亞運會最前沿戰場,肩負著照顧各國運動員的“衣食住行”重任。

朝氣蓬勃的亞運城市誌願者

亞運城內理髮師為國外運動員理髮

  作為屬地,番禺區賽前專門成立了廣州亞運會亞殘運會番禺賽區運作保障指揮部,下設辦公室和13個保障工作組、19個鎮街保障責任組,廣州亞運會成功舉辦離不開他們幕後默默的支援,他們是可愛的亞運志願者,可敬的白衣天使,默默服務的衛生食品藥品保障團隊,普普通通的公交司機,嚴肅的亞運安保人員……回味亞運,在享受金牌喜悅的同時,他們在幕後默默工作的身影也讓我們感動。

  關鍵詞指揮部

  每天工作16~19小時

  11月4日區屬場館南村中學接待巴林男子足球隊訓練,番禺亞運運作保障工作提前10天進入實戰狀態。而番禺區亞指辦在更早的10月11日就進入臨戰狀態。10月份,作為實戰演習月,番禺賽區運作保障指揮中心及各部門、各鎮街單獨及配合市有關部門、團隊共進行了280多項演練,400多次桌面推演,他們的角色有如“救火員”,及時處理亞運城周邊的交通、生活等各方面的突發事件。

  自從11月4日番禺區三大賽區——大學城賽區、亞運城賽區、番禺賽區(區屬場館)開展第一場訓練以來,20多天的時間裏,平均每天完成各國運動員的訓練40多場次,高峰期完成比賽近100場次,至11月27日,番禺賽區(區屬場館)完成比賽、訓練總計362場次。在亞運會的大多數時間裏,他們每天要工作16~19小時,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時光。甚至有的小孩馬上降臨人世了,當爸爸的才匆匆忙忙放下手頭的工作趕往醫院。

  關鍵詞志願者

  助威團人數近2000人

  為了服務亞運,番禺從各鎮(街)、機關、企事業等47個單位抽調了600多名工作人員到8個運作團隊工作;有將近1萬人成功註冊成為亞運城市誌願者並組建了一個近2000人的志願助威團;每天有6000多城市誌願者在番禺全區336個崗位、50個城市誌願者站點為近2萬人次提供服務。正是這數以萬計的志願者的默默奉獻,換來了亞運會的成功。

  人物:亞運志願助威團

  故事:助威沙排曬脫一層皮

  “我們是最黑的亞運志願者!”來自番禺民辦的天星學校的湯春媚是志願助威團的一員。每場比賽,隊員們都要提前兩個小時進場,比賽有5個多小時。他們差不多每天6時就要起床,然後坐公交車到指定地點集合,統一進場館,比賽完再坐公交車回家。由於沙排比賽是露天的,隊員的座位基本上是最曬那面,每天曬足7小時,每個隊員基本脫了一層皮。

  在比賽現場,無論是哪個隊贏球,助威團都會報以熱烈的口號助威,基本上一分鐘要喊一兩次口號,一天比賽要持續5個多小時,一天下來,光口號就要喊上千遍,嗓子差不多要“冒煙”。

  關鍵詞交通

  每天運送60~70萬人次

  龐大的人群每天在番禺聚集、疏散,對於交通組織者來説,無時無刻不是一種考驗;一場有七八萬人觀看的賽事,散場後要在40分鐘內把觀眾疏運完畢,這樣爭分奪秒地跟時間競賽每天都在上演。番禺1433輛客運車輛投入亞運公共交通服務,開通7條臨時亞運公交專線,保證了免費公交期間90多萬人次、平日60~70萬人次市民及各方來賓的交通需求。

  關鍵詞安保

  12.3萬人保賽區平安

  大型體育賽事的安保工作都是重頭戲,番禺發動落實12.3萬人的社會面防控力量,為亞運番禺賽區安保提供最廣泛的支援。在這些人當中,有許多“雙警夫妻”,他們相互支援、相互理解,用愛支撐“小”家,用忠誠拱衛“大”家。在亞運安保工作中,他們默默地將愛藏於心底,讓滿腔忠誠盡情釋放。

  人物:雙警夫妻

  故事:隔著護欄相互鼓勵

  陳敬宏是便衣大隊四中隊副中隊長、亞運城媒體村安保團隊總協調員,負責各業務口運作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進入亞運安保攻堅階段,陳敬宏就幾乎沒有回過家,吃住全在亞運城內。陳敬宏的妻子陳敏娜是預審大隊民警,抽調到亞運城運動員村負責安檢工作,後又到指揮部當內勤,同樣是忙得不可開交。

  陳敬宏夫妻倆所在的團隊都在亞運城內,且兩村相鄰。但兩村之間不能隨便通行,他們雖然離得很近,平時卻難得見上一面,冰冷的護欄無情地將他們分開了。偶然可能會在護欄的兩邊相遇,他們只能用眼神交流鼓勵,用眼神問候安慰。然而更多的時候,他們都是行色匆匆,留下的只是那熟悉的背影。

  關鍵詞醫療

  收治1/3涉亞運住院人員

  番禺區中心醫院是距離亞運城最近的亞運定點醫院,為來自各國運動員、官員解決身體上的“燃眉之急”。亞運期間,番禺區中心醫院累計住院人數達21人,佔全省38家亞運定點醫院涉亞運人員住院總人數的1/3,其中大部分是人生地不熟的外國運動員。

  人物:亞運醫護人員

  故事:呵護運動員拿金牌

  “照顧這些外國運動員,需要傾注多一份細心。”番禺區中心醫院醫教科科長馬海燕説,無論是風俗習慣、或是飲食習慣醫院都得小心翼翼,甚至病房窗戶的朝向都要向宗教界的專業人士請教。

  11月17日,一名巴基斯坦的女子板球運動員在比賽前身體出現了意外,上呼吸道感染發著高燒被推進番禺區中心醫院……負責救治的醫護人員回憶,因為巴基斯坦在板球項目上非常有希望衝擊金牌,當時這名運動員擔心參加不了比賽,情緒很激動。醫護人員為了不讓她看到電視上的比賽直播觸景生情,把電視機的遙控器藏了起來,讓她安心養病。還在空暇的時候逗她玩,幫她梳中式的發髻……慢慢地,她開始配合治療,康復得很快。最後巴基斯坦如願以償摘得本屆亞運會女子板球桂冠。拿到金牌以後,她回到醫院與醫護人員一起慶祝。

  關鍵詞食品

  16天檢測14萬份餐飲

  “亞運16天,我們總共檢測了14萬份餐飲,6萬多公斤蔬菜。亞運城在番禺,運動員免不了要出去品嘗番禺美食,我們每天還得開著食品快速檢測車檢測所有餐館企業的食品安全。”番禺食品安監局的韓學民告訴記者,這一切都是在幕後“悄悄地”進行的,運動員,媒體記者,甚至連志願者都不知道他們這一群默默為亞運食品安全保駕護航的人。“番禺衛生食安藥監團隊總共24個小組,162人。”

  人物:衛監所副所長

  故事:一天寫40頁監督單

  羅永康是番禺區衛生監督所大學城分所副所長,從亞運開始前直到24日,才從大學城回到家中,期間他一直在大學城待著,為亞運青年營提供衛生保障服務。

  羅永康介紹,各種菜品淩晨2時就會到達賓館,他們要一一記錄它們的資訊,如産地、品種、重量、農藥殘留資訊等。

  淩晨四五時廚師開始準備早點,羅永康的同事也得一邊看著,這叫監廚。菜品與廚師的每一項步驟監看,青菜要泡足一個小時,肉類顏色是否正常,都要記錄在案。

  早餐過後會有一點時間休息,10時左右又開始中餐的準備,同樣每一項都要記錄,晚餐同樣如此。“有多少項記不清了,但每天的記錄的頁數達40多頁,剛開始時,每天能睡三四個小時就不錯了。”

編輯:王曉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