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您的位置:首頁-專題-體育-第16屆亞洲運動會-評論反應-評論反應亞運會

解放軍報:陶菲克“享受比賽”

時間:2010-11-15 10:55   來源:解放日報
    “天下第一”,在武俠小説中往往為真正的武林高手所不齒。

  今晚在天河體育館舉行的廣州亞運會羽毛球男子團體準決賽中,林丹和陶菲克這兩位當今世界羽壇最具影響力的男單高手,就像武功已臻化境的俠客,拋卻名利,只為享受比賽,聯手為觀眾送上了一齣精彩的羽球大戲。

  比賽不可謂不激烈。作為中國隊和印尼隊頭一個出場的球員,打不好都會給本隊士氣帶來負面影響。但正如中國羽毛球名將吉新鵬所説,“如果因為競爭引起的敵視而蒙蔽了自己的雙眼,看不到對方身上的優點,那自己對於戰術的研究,根本是無益的,更不要説怎麼去戰勝對手了。”

  也許,陶菲克在比賽首局的心態過於放鬆,多數時間內處於被動,只偶爾靈光一現,打出匪夷所思的輕巧擊球。多數時間,兩人就如太極推手的雙方,球風看似柔和細膩,卻均潛藏重重殺招。林丹牢牢掌控局面,扣殺雖少,但只要使出則重若千鈞,激情四射,一擊而制敵。

  21比13,首局的比分不像是雙方水準的真實體現。

  第二局,陶菲克擅長的多點進攻和出色的爆發力頻頻發威,防守也比第一局積極了不少,曾以20比19手握局點。但今天的林丹經過無數次大賽歷練,早已處變不驚。面對失一球就丟一局的局勢,他毫不手軟,連得2分戰勝對手,為最終中國隊以3比0的大比分戰勝印尼隊先拔頭籌。

  兩位頂尖高手聯手奉獻的表演,招招式式都是傑作,推推擋擋也暗含玄機,不能不讓人細心體會之下備感回味無窮。現場觀眾大飽眼福,掌聲疊起。

  2001年亞洲錦標賽上,僅有18歲的林丹初出茅廬,首次與被稱為“神童”的20歲的陶菲克隔網對抗。近10年來,“林陶大戰”的次數恐怕連他們自己都數不清了。9年國際賽場的歷練,兩人收穫的不僅是金牌和榮譽,更有成熟的球技和從容的心態。至於外人所謂的“恩怨”,也早已被兩人“惺惺相惜”的情緒所替代。

  “我在享受比賽,現在的我已經不是三四年前的我了,那時的我滿腦子都在想——我需要贏得冠軍!這一次,我的目標很簡單,就是全力以赴。”陶菲克如是説。

  無論在亞運會、奧運會還是湯杯等大賽上,只要代表國家隊出戰,林丹無不全力以赴。本屆賽事,除了男團桂冠,林丹對之後的男單比賽也寄予厚望。

  但賽場的熱力與激情此刻已化為平靜,面對無數的話筒,林丹語氣從容:“也許,到了一定年齡對生活會有不同的感悟,我希望將來自己能好好享受真正的羽毛球。”

編輯:朱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