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您的位置:首頁-專題-體育-第16屆亞洲運動會-評論反應-評論反應亞殘運會

亞殘運動員演繹同樣堅強 生命因不完美而充滿挑戰

時間:2010-12-15 08:4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14日下午3時許,亞殘運會男子200米T11級別的比賽即將開始,印度運動員雷迪認真地查看著係在左臂上的繩帶。繩帶的另一端是他的隊友、視力有障礙的穆罕默德。發令槍響,雷迪用僅有的左臂為隊友指引著方向。兩人彼此支援,一路奔向終點。

  穆罕默德説:“雷迪是我的眼睛”。雷迪説:“他讓我愛上了奔跑的感覺”。

  賽場上的每一次奔跑,都鐫刻下兩人追求夢想的足跡。由於配合時間不長,他們的成績並不理想,第一輪比賽就被淘汰出局。儘管如此,説起參賽時的感受,兩人仍是一臉興奮。“很高興能聽到這麼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穆罕默德説。“我們會繼續努力,下次一定會表現得更好”,雷迪補充道。

  來自41個國家和地區的2500多名殘疾人運動員在亞殘運會的賽場上,繼續著各自對夢想的執著。對他們來説,獎牌不是唯一的目標,因為這裡是展現自我的舞臺,意味著挑戰與超越,更需要勇氣和堅持。

  在女子100米蛙泳SB9級比賽中,當其他7名選手完成比賽上岸時,泰國選手奈通還在泳池中默默地堅持。在全場觀眾的加油聲中,她最終順利完成了比賽。雖然用時比第一名多了兩分多鐘,但奈通成了本場比賽中獲得掌聲最多的選手。“觀眾們鼓勵的掌聲讓我非常感動”,她説,“我不停地告訴自己,要堅持,不能放棄”。

  在中國射箭運動員黃楚輝的眼中,箭離弓弦的瞬間,感覺如同飛翔,“我永遠不會放棄對飛翔的追求”。

  “我們來到這裡,是為了告訴每一個人,我們沒有因為殘疾而失去生活的勇氣和信心”,汶萊代表團團長達烏德説,“沒有什麼可以阻止我們追求自己的夢想。”

  因熱愛而堅持,因希望而執著,這是亞殘運賽場凝聚起的精神力量。自尊自信、自立自強,運動員們的獨特魅力讓這個賽場更加多彩。而這裡,或許也將成為他們人生中的新航標、新起點。

  日本游泳運動員乾井紀英是一位38歲的老將,由於先天的肌肉萎縮,他的左臂幾乎不能自由活動。練習游泳近10年,乾井紀英吃了不少苦頭,但正因有了這份堅持,他覺得生活充實而有意義。“游泳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他説,“我相信,我們和健全人一樣,通過不懈的努力,都會取得成功。”如今,老將已經將目光投向兩年後的倫敦殘奧會,“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參加2012年的殘奧會,或者會取得怎樣的成績,但是為了這個目標,我不會放棄努力。”

  “生命因為不完美而充滿了挑戰和意義”,這是國際殘奧委會主席菲利普克雷文對人生的感悟。在亞殘運會的舞臺上,一個個夢想絢爛綻放,譜寫出了一曲曲意蘊深遠的動人樂章。

編輯:王曉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