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穫友誼放飛夢想 殘疾人運動員用體育點亮人生

時間:2010-12-14 10:49   來源:人民日報
  廣州亞殘運會開幕式以“愛”為主題,拉開了亞洲殘疾人體育盛會的帷幕。從13日開始,來自亞洲41個國家和地區的殘疾人選手們在賽場亮相,以頑強的拼搏給人們帶來更多飽含意味的感受,留下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關於友情和激勵,關於磨難和夢想……

  由競爭而結緣

  老友再相聚,賽場平添一抹愉悅的色彩

  最令中國選手王家超高興的是,在廣州亞殘運會賽場,他見到了自己的老朋友、日本運動員山田拓朗。

  作為廣州亞殘運會男子400米自由泳S9級別的冠、亞軍,山田拓朗與王家超相識已有8年之久。

  “2003年遠南殘疾人青少年運動會上,我們第一次見面,”王家超説,“當時,我們都還只是十幾歲的孩子”。當時的比賽留給王家超快樂的記憶,賽後兩人興奮地交換了泳鏡和毛巾,這些都被他認真地收藏在家裏。

  8年中,因游泳結緣的兩人在較量中經歷了各自的成長。王家超在2008年北京殘奧會上摘得了一枚銅牌,而山田拓朗則成為該級別男子項目的亞洲紀錄保持者。“這幾年,我們都有很大變化,”王家超説,“山田已經成為一位非常出色的游泳選手”。

  亞殘運會賽場上,兩人再次相遇,最終山田拓朗摘得金牌,這也是本屆亞殘運會的首枚金牌,王家超獲得亞軍。賽後,山田拍了拍老朋友的肩膀,“我很熟悉他,也很喜歡和他一起比賽的感覺。他是一位非常厲害的對手,拼得很兇,每次我都要拼盡全力”,山田這樣評他的老朋友,“我很佩服他這一點,這讓我在訓練中不敢有絲毫懈怠”。

  老友相聚,為競爭激烈的賽場平添了一抹令人愉悅的色彩。對於殘疾人運動員來説,亞殘運不僅提供了競技的舞臺,更是敞開心扉、溝通交流的窗口。收穫友誼,是對心靈的慰藉,也給了他們勇於拼搏、不斷前進的力量和支援。

  如今,山田拓朗已經成為王家超追趕的目標,“我希望能夠打破他創造的亞洲紀錄,我會朝著這個目標不斷努力”。

  因追夢而自強

  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夠和健全人一起比賽

  13日,女子400米自由泳S9級的亞洲紀錄被一個叫蔡余慶燕的15歲小姑娘打破。

  “她是一個非常可愛乖巧的小丫頭,聰明,訓練也很刻苦,進步很快”,中國代表團游泳隊領隊鄭瑤在賽後説。

  蔡余慶燕3歲時因交通意外失去了右腿。10歲時,在殘聯工作人員的鼓勵下,她開始練習游泳,但隨之而來的困難她未曾預料到,“開始練游泳時不會掌握平衡,也不會換氣,在泳池裏沒少嗆水。”

  殘疾人運動員在訓練中的艱辛是常人難以想像的。如今,已經站上冠軍領獎臺的蔡余慶燕説起游泳,依然用“磨練”來形容。回憶這5年,小姑娘笑言,練習游泳比想像中困難得多,自己是在“磨難”中逐漸成長起來的。5年中,她曾因忍受不住高強度的訓練而選擇退出,但是,對夢想的渴望和家人的鼓勵讓她最終回到了追夢的旅途上。“練習游泳是我人生的轉捩點,雖然未來困難重重,我希望在泳池中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

  一枚亞殘運會金牌給了小姑娘前進的信心和勇氣。“我要用未來兩年的時間好好努力,爭取能夠參加2012年倫敦殘奧會”。對於年僅15歲的蔡余慶燕來説,未來充滿希望,但構築夢想需要執著與勇氣,“以後決不再逃避了”,這是她對自己、對未來的承諾。

  北京奧運會後,南非殘疾人運動員納塔莉杜托伊特便成了蔡余慶燕的偶像。納塔莉在游泳比賽中的表現,小姑娘至今難忘。“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夠和健全人一起比賽。不求名次,只希望能夠發揮出正常水準,證明自己”。

編輯:李典典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