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您的位置:首頁-專題-體育-第16屆亞洲運動會-中國亞運代表團-跳水

中國跳水隊抓住練兵機會 臨時配對自我挑戰

時間:2010-11-23 15:07   來源:新聞晚報

  自1974年中國第一次參加亞運會以來,中國隊包攬了所有的跳水項目金牌,並在1978、1986、1994和1998年亞運會上,將所有銀牌也一併收入囊中。可以説,目前還無人能撼動中國跳水在亞洲的霸主地位。

  本屆亞運會,儘管跳水項目頗有點中國隊孤芳自賞的味道,但正如領隊周繼紅所言,這場自己跟自己的較量,同樣是一次不可多得的練兵機會。

  以老帶新擴充後備

  沒有郭晶晶、吳敏霞,單憑王涵和施廷懋這兩個90後的小姑娘,配對僅一個月,照樣在女子雙人3米板項目上為中國跳水隊打響了頭炮。而隨後登場的周呂鑫、楊禮光也在男子雙人10米跳臺中,輕鬆奪冠。

  “我們前兩個規定動作完成得不錯,但三個自選感覺不是很滿意。在默契度上還不夠,個人技術也要再提高。”經過過去一年的大賽歷練,相比于從省市隊抽調上來首次參加大賽、略顯羞澀的施廷懋,19歲的王涵成熟了不少。

  儘管同為19歲,但去年獲得羅馬世錦賽1米板第三名的王涵,在施廷懋跟前已經算是前輩了。此番征戰亞運賽場,中國跳水隊在每個項目上基本都是以老帶新的組合,由經驗豐富的選手帶一個新人。

  作為女隊的兩位新人,施廷懋身兼單人和雙人3米板兩個項目,鄭霜雪則和大師姐吳敏霞在1米板中同臺競技。倆人能否通過亞運會的考驗,成為中國女板的後備人選,還有待比賽的檢驗。

  而男選手方面,何敏和曹緣算是新人,參加的國際大賽很少,但倆人在國內比賽中都位居前列。尤其是北京隊小將曹緣,師從田亮恩師張挺,此番和火亮聯手出戰男子跳臺,也是備受關注。

  此外,參加亞運會的不少組合都是臨時配對,除了施廷懋和王涵,還有陳若琳和汪皓,秦凱和羅玉通,新組合的技術和默契能否過關,也是個未知數。

  以賽代練自我挑戰

  以高出第二名近40分和80分拿下金牌,從昨天的女子雙人3米板和男子雙人10米臺的表現來看,亞洲其他國家還不具備衝擊金牌的實力。中國隊實現亞運會十個項目金牌的包攬應該問題不大,關鍵還是要通過比賽,讓年輕選手積累大賽經驗,讓主力選手為明年的世錦賽調節好節奏。

  領隊周繼紅在賽前就表示,儘管亞洲跳水的整體水準要比世界水準低出不少,但就運動員個人而言,每次大型賽事都是一個機會。“能在每次比賽中發揮自己的最高水準,這個最重要。沒有對手,就自己跟自己比。 ”在周繼紅看來,有時候往往是處於優勢時,會因為輕敵而自己失誤,這次比賽就是一次很好的鍛鍊機會。

  至於為什麼吳敏霞沒有參加3米板的比賽,一方面是為了給新人更多的機會,在其他項目上帶一帶。另一方面隊裏也想讓吳敏霞有個調整階段,畢竟明年馬上就有世錦賽。“亞運會主要考慮節奏,讓她參加一米板比賽緩解一下。 ”周繼紅也強調,吳敏霞在國際大賽上的成績有目共睹,這次還是主要以保證後期訓練為主。

編輯:王曉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