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您的位置:首頁-專題-體育-第16屆亞洲運動會-中國亞運代表團-田徑

田徑綜述:中國田徑收穫驚喜 亞洲多國紛紛崛起

時間:2010-11-27 17:38   來源:新華網

  廣州11月27日體育專電(記者黃傑 王攀)俗話説:有得必有失。在27日廣州亞運會田徑項目比賽結束後,縱觀各個代表隊的表現,無疑更好地詮釋了這句俗語。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中國田徑代表團在金牌數上未能超越多哈亞運會時的14金,但在獎牌數上卻超越了上屆的31枚。在女子馬拉松、男子110米欄等7個項目上,中國代表團都包攬了冠亞軍;13枚金牌和36枚獎牌、遠遠領先第二名印度隊,顯示出中國隊在亞洲田徑的統治力。

  與多哈相比,中國田徑隊最大的改變來自金牌的分佈。多哈亞運會的14金中,男選手僅貢獻了3枚,女選手得到11枚;但在廣州,中國男選手拿下了7枚金牌,一舉改變了田徑賽場上“陰盛陽衰”的局面。

  勞義無疑是中國田徑的最大收穫。亞洲紀錄保持者、卡達選手塞弗朗西斯在預賽犯規被罰出,給了這個25歲的廣西小夥一個機會;他在男子100米決賽中跑出10秒24,拿下了中國田徑在亞運會上的首枚男子百米金牌。

  隨後,勞義和隊友陸斌、梁嘉鴻、蘇炳添一起,再次送給中國田徑一個大驚喜。在男子4100米決賽中,四人聯手以隊史最佳成績的38秒78拿下了冠軍;而中國田徑隊上一次獲得該項目的亞運會金牌,還要追溯到1990年的北京亞運會上。20年間,中國隊在亞運會男子4100米接力項目上收穫了一枚銀牌和兩枚銅牌,始終與冠軍擦肩而過。勞義和他的隊友用風一般的速度,捅破了這層“窗戶紙”。

  女子20公里競走和4100米接力是中國田徑在女子項目上的兩個傳統優勢項目,自1986年女子20公里競走進入亞運會以來,金牌從沒旁落;衛冕冠軍劉虹在比賽中以個人賽季最佳的1小時30分06秒奪金,中國隊在該項目上取得了“七連冠”。

  遺憾出現在女子4100米接力上。同樣是從1986年開始的六連冠,中國女隊在決賽中遭遇泰國女隊的強力“阻擊”,最終獲得銀牌。

  此外,在女子鐵餅比賽中,李艷鳳以66米18順利拿下金牌,這一成績也是今年世界女子鐵餅第三個好成績。

  13秒09

  如果説勞義是中國田徑的最大驚喜,那麼劉翔的表現就是最大的收穫。不用再贅述劉翔的諸多頭銜,現在世界只關心一個問題:劉翔是否還是男子110米欄世界前三的有力爭奪者?

  13秒09!劉翔以破亞運會紀錄的成績完成了自己的亞運會“三連冠”。儘管賽後坦言,自己沒想到能跑進13秒10,劉飛人還是對自己能否再次奪得一枚奧運會金牌的問題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我相信我能(再獲得一枚奧運會金牌),但這還要看很多方面。‘能’就一個字,很方便,但是需要做足很多方面的準備工作,”劉翔説,“我相信我有這個實力,不管能與不能,我都會去把過程做好,我都會加油。”

  作為目前中國田徑的領軍人物,劉翔始終是最受人關注的。儘管13秒09的成績在世界範圍來看並不能進入頂尖的行列,但從明年的世錦賽和2012年奧運會來看,劉翔在亞運會上的表現無疑是一個好的開始。

  國家體育總局田徑運動管理中心主任杜兆才説:“劉翔在康復中克服了身體和心理上的問題,跑出了好成績。這是第一亮點。”

  “鯰魚效應”

  四年間,印度田徑正在崛起。印度隊在多哈亞運會田徑項目上拿到1金4銀4銅排名第8,但他們這次以5金2銀4銅一躍升至獎牌榜第二,僅次於中國隊。

  在女子4400米接力中,印度隊成功衛冕。出人意料的是,參加決賽的四名印度選手在之前的女子400米中都未能進入決賽。此外,印度隊還拿下了男子和女子400米欄、女子3000米障礙和女子10000米的冠軍。

  加上奪得女子4100米接力金牌的泰國,南亞和東南亞實力的上升,改變了多哈亞運會田徑東亞、西亞對抗的態勢,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

  “攪局”的還有前非洲選手。優馬麗婭姆和貝加佈雷-喬治都出生於衣索比亞,兩人分別於2004年和2009年選擇加入巴林國籍。在廣州亞運會上,兩人聯手為巴林貢獻了2枚金牌和1枚銅牌。

  而在男子5000米比賽中,獲得前三名的巴林和卡達選手都出生於非洲。

  非洲運動員“入亞”究竟是好是壞?其實早在多哈亞運會上,這一問題就引起了多方的爭議。無論怎樣,運動員的話還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針對這一問題,為沙烏地阿拉伯奪得男子1500米金牌的穆罕默德沙溫説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自己是一名亞洲選手,”沙溫説,“但我認為,非洲選手改國籍加入亞洲對亞洲田徑並不是什麼壞事;眾所週知,非洲的田徑水準比亞洲要好,他們的進入將使亞洲的競爭變得激烈,從而帶動了我們水準的提高。”

  “雖然拿獎牌的難度更大了,但我的成績提高了,這是一件好事”。

編輯:徐維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