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您的位置:首頁-專題-體育-第16屆亞洲運動會-中國亞運代表團-田徑

圖文-中國的亞運之路 劉翔揚威釜山亞運會男子110米欄

時間:2010-10-07 08:51   來源:新華社

  亞運會創辦至今,幾乎與新中國的發展同步。亞運會的興旺壯大,伴隨著中國由弱趨強的歷史進步。從亞運會這面“鏡子”中,人們可以看到中國崛起的軌跡和中國人奮發向上的品格。

  1974年,中國運動員首次踏進亞運賽場,獲33枚金牌,金牌榜列第三。這一尚可的成績,正是新中國建設取得一定成績的折射和沉澱。

  四年後,中國第二次派選手參加在曼谷舉行的第八屆亞運會,爭得51枚金牌,在金牌榜上列第二。

  1982年第九屆新德里亞運會,第三次出征的中國代表團獲61枚金牌,破天荒地超過30年來獨佔8屆亞運會金牌榜第一的日本隊。這次突破,與一年前中國女排首奪世界冠軍、乒乓球隊囊括世乒賽七頂桂冠,以及兩年後許海峰實現中國奧運金牌“零的突破”,無一不是民族崛起、國力增強所形成的歷史必然。

  新德里、漢城、北京、廣島、曼谷、釜山直至多哈,中國隊24年內連續7屆保持亞運會金牌榜第一,表明中國的亞洲體壇盟主地位不可撼動。

  從36年前推開亞運會大門開始,中國人的亞運之路雖經歷坎坷,但越走越寬廣,中國人在亞洲體育事業中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強大。中國體育的發展將為亞洲體育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圖為2002年10月9日,中國選手劉翔在釜山舉行的第14屆亞運會田徑男子110米欄決賽中,以13秒27的成績奪得金牌。

編輯:王曉蕊